《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清·林則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注釋】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無能,自謙之詞。“茍利”二句:《左傳·昭公四年》載,鄭國大夫子產改革軍賦,受到時人的誹謗,子產曰:“何害! 茍利社稷,死生以之。”以,用,去做。“謫居”句:自我寬慰語。謫居,因有罪被遣戍遠方。養拙:守拙,這里是隱居的意思。剛:正好。戍卒宜:做一名戍卒為適當。這句詩謙恭中含有憤激與不平。“戲與”二句:自注:“宋真宗聞隱者楊樸能詩,召對,問:‘此來有人作詩送卿否?’對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上大笑,放還山。東坡赴詔獄,妻子送出門,皆哭,坡顧謂曰:‘子獨不能如楊處士妻作一首詩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去。”這兩句詩用此典故,表達他的曠達胸襟。山妻,對自己妻子的謙詞。故事,舊事,典故。頭皮,指腦袋。
【大意】我以微力擔當重任早已精疲力竭,如果繼續下去,我衰老而無能必定無法支撐。只要有利于國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為害怕災禍而逃避、是福就追求呢?我被貶流放正是皇上的恩情深厚啊,想要隱居不仕,去當一名戍邊的小卒正好合適。與妻子開玩笑談起楊樸的故事,希望她不妨吟誦一首那樣的詩送給我。
上一篇:《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戰國·屈原·國殤》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