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俠客行》全詩閱讀答案|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何景明
朝入主人門,暮入主人門,思殺主仇謝主恩。主人張燈夜開宴,千金為壽百金餞。秋堂露下月出高,起視廄中有駿馬,匣中有寶刀。拔刀躍馬門前路,投主黃金去不顧。
本詩是一首樂府詩,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慷慨任俠、重義輕利而有獨立人格的人物形象。
詩的開頭三句,說早上去主人家,晚上又去主人家,是為了殺主人的仇敵而報主人的恩遇。“朝入主人門,暮入主人門”語言不避重復(fù),頗有古拙之味。“朝”、“暮”一字之差,卻暗寫出早上“思殺主仇”的請命與晚上已“報主恩”提仇頭而歸的復(fù)命,顯出俠客仗義報恩的雷厲風行。“思殺主仇”承“朝入”一句,“報主恩”承“暮入”一句,脈絡(luò)清晰。下面二句,寫主人連夜張燈掛彩,設(shè)宴慶賀,以千金為禮祝俠客長壽,以百金作餞別之資。其不惜財帛籠絡(luò)人心,隱證上文之“恩”,而極寫酬贈之豐厚,復(fù)為下文俠客求義不取利、棄金而辭張目。接著二句筆鋒又轉(zhuǎn)到寫俠客上。他在觥籌交錯中豪飲不醉,對于堆在眼前的金銀珠玉視若未見,念念不忘的只是象征自己俠義人格的駿馬與寶刀。終于他忍不住離席而出,足踏秋露,頭頂明月,到馬廄中去省視自己那物化的靈魂——馬和刀。“秋堂”一句,雖作景語,但別含深意。露月的意象,既暗示俠客意識的清醒,又暗示俠客對駿馬寶刀的眷戀。于是最后二句,作者便讓那位覺得恩已報,義已盡,理不可復(fù)留的俠客拔刀躍馬,棄金不顧,絕塵而去。那一種慷慨豪邁的氣概,瀟灑不羈的風神,令人嘆賞不已。李白《俠客行》中寫俠客“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行跡與此相近。
全詩貫穿了“俠義”二字。詩中將這種俠義從三個層面揭示出來:一是重然諾,輕死生,有恩必報;二是“所為貴于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史記》記魯仲連語);三是進退自主,行藏由我,不作人身依附,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獨立。這后一點尤其重要。需要指出的是,詩中的“主人”,乃主客之主,不是主奴之主,因此俠客的行為完全是已意而非聽命。作者何景明性耿介,不阿權(quán)貴,尚節(jié)義鄙榮利,詩中的人物形象,多少有他的一點影子。何詩風格,沈德潛認為“以秀朗勝”,但對此篇,卻說是“生氣坌涌”(《明詩別裁集》),可見其風格上的多樣性。
〔注〕壽:祝人長壽。《史記·高帝紀》:“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餞:餞別,設(shè)酒食送行。
上一篇:《王維·使至塞上》全詩閱讀答案|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籍·入若耶溪》全詩閱讀答案|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