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杜牧游覽江南時寫的詩。全詩四句,一句一景,描繪江南無邊春色,層層布景,色彩明麗,煙雨迷離,樓臺隱約,確是一幅絕妙青綠山水畫,千百年來素負盛譽。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人一起筆便尺幅千里,緊扣詩題“江南春”三字,展現一幅江南春的鳥瞰圖。“千里”拓展出開闊的視野,為描寫無邊春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鶯啼”傳達出春天中嬌鶯的歌聲,婉轉清脆,給人以聽覺的美感,“綠映紅”描摹出芳草萋萋,桃紅柳綠的蔥蘢色彩之美,“映”字示人以視覺的美感,只一句,寫盡江南無邊春色,讓人置身畫境之中。下句,以社會風俗畫面描繪江南春色,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點染在廣袤的江南大地,尤其是“酒旗風”三字,可謂神來之筆,這是一個近鏡頭:酒旗輕飏,讓人從酒旗的飄動中宛然看到和煦的春風,同時酒旗的飄舞給畫面增添動態之美,使江南春色顯得更加生機勃勃,仿佛酒旗在挑逗、招誘游人,在飽覽江南春色之際,別忘了飲上一杯江南的春酒。江南的秀媚富庶,通過一、二句已勾勒殆盡。
如果說一、二句重在自然和風俗畫面的描摹,那么三、四句則是文化背景的描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南朝是指建都在南京的宋、齊、梁、陳四朝,這四朝皇帝都崇尚佛教,因而大造佛寺廟觀,“四百八十寺”是概數,《南史·郭祖深傳》記載,梁朝初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窮極宏麗,僧尼十余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可見杜牧此句數字不是信筆夸張,有史可稽。站在嫣紅映綠的春色中,放眼望去,森然巍峙的寺院塔宇隱現在空濛的春雨中,朦朧而迷離。劉熙載《藝概》卷二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故詩無氣象,則精神亦無所寓矣。”詩人狀寫江南春色,筆筆不離春之氣象,抓住江南最富于典型特征的景物,或濃墨重繪,或輕筆淡抹,揮灑了一幅色彩絢麗,春意盎然的美麗畫面,示人以杏花春雨江南的美感,傳達出一種意深神遠的境界。周敬《唐詩選脈會通》評點此詩:“小李將軍畫山水人物,色色爭妍,真好一幅江南春景圖。”此詩確是一幅詩畫。
上一篇: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原文及講解
下一篇:李白《靜夜思》原文及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