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炬殘更里,亂山高復低。疾風吹白雨,折坂下青泥。》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挑著兩支火把,在黎明前漆黑的山路上前行。只見零亂的群山高低起伏。陣陣狂風吹來如注的大雨,泥水沿著曲折的山坡下流,舉步山路猶如經過難行的青泥嶺一樣,艱難備至。詩句寫雨夜在山路行進時的情景。“亂山高復低”,寫出了“殘更里”僅憑兩炬火把行路時眼前朦朧昏暗的夜景。“吹”字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風來之“疾”、雨來之快,同時也有夜雨眼不能見而只能憑感覺得知它的到來的意思。而“下青泥”又路滑難行,表現出雨水之多。詩句氣氛壓抑,色澤單調,境象昏朦,表現了夜行時艱辛異常。
注: 天馬山,在四川鹽亭縣。炬,火把。殘更,夜盡天欲亮時。坂,山坡。
《兩炬殘更里,亂山高復低。疾風吹白雨,折坂下青泥。》古詩句出處:清·王士禎《天馬山雨行》
上一篇:《兩枝淡淡與濃濃,垂葉應無靃靡容.玉立滿身都是雨,何人能識葛陂龍?》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下一篇:《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原詩出處,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