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語出唐·張九齡《望月懷遠》。詩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懷遠:懷念正在遠方的親人。天涯:即天邊,指遙遠的地方。情人:有懷遠之情的人。遙夜:長夜。竟夕:終夜,整個夜晚。這四句詩的意思是:海上一輪明月高高升起,這時候遠在天邊的親人也一定和我同樣在觀賞月色。我這懷念遠方親人的人,埋怨夜太長久了,整夜相思而不能入睡。開篇點明“望月”,接著由景入情,轉入“懷遠”,宋·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詞結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主旨基本相同,都是千古寫月名句。后人常引用這四句詩或只引前兩句來表明親人雖遠隔天涯,但共賞一輪明月,互相思念,其心相知,其意纏綿。
例如
①從楊秀蘭家出來,夜幕降臨了。皓潔的月光輕柔地撒在海島上,令人想起了古人的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摘自李欲曉《長島情思——訪長島縣去臺人員家屬》)
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海上的月光是小軒窗低綺戶所無法比擬的。在床前望月思鄉的游子,當你來到月光下的海灘,又該是一番什么心情呢?(摘自張星《海之交響》)
③李鐵錚貪婪地望著巴黎的夜景,神思卻一下子飛到了新中國的首都北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相違了19年的北京、南京、上海、重慶、蘭州,如今變成什么樣子啦?(摘自魏秀堂《他經巴黎歸來——李鐵錚先生回歸紀略》)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兒時,每到中秋節,媽媽便教我念這句詩。那時我們搬個小凳子,坐在院子里,感受徐徐吹來的涼風,聽著唧唧的蟲鳴聲,望著皎潔的圓月。(摘自丁海霞《媽媽的中秋節》)
⑤明月,在詩人的筆下,有過“流光正徘徊”的蕩漾,有過“海上生明月”的懷遠,也有過“明月出天山”的蒼茫,而我更喜歡“清月出嶺光入扉”的那份純凈。(摘自沙海燕《追憶當年明月》)
上一篇:曹雪芹《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詩句大意解讀
下一篇: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詩句大意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