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國名言大全·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名人名言
那些背棄祖國、投奔異邦的人,既不受異邦人尊敬,又為同胞所唾棄。
〔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穴鳥和大鴉》
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
〔德〕歌德 引自《歌德談話錄》
愛國心往常只是指作出非常的犧牲和行動的那種志愿而言。
〔德〕 黑格爾 《法哲學》
我無論做什么,始終在想著,只要我的精力允許我的話,我就要首先為我的祖國服務。
〔俄〕巴甫洛夫《1935年工作的展望》
只有那些不自作聰明,善于毫無怨尤、不尚空談地完成這類日常工作的人,才能在未來拯救自己的祖國。
〔俄〕 屠格涅夫 引自《屠格涅夫論》
履行對于祖國的天職,這是人最神圣的東西。
〔俄〕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藝術》
青年人的忠誠是雙方面的,一方面要忠實于父母,另一方面也要忠實于國家。
〔英〕 羅素 《婚姻革命》
祖國更重于生命,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土地。
〔智利〕聶魯達《詩歌總集》
不管祖國受到什么創傷,不管它有多么嚴重,都有醫治的辦法;而且辦法就操在我自己的手里。因為我相信這一點,我才能忍受我周圍的煩惱、憂傷和侮辱。
〔印度〕 泰戈爾 《戈拉》
祖國比什么都貴重。
〔俄〕高爾基《俄羅斯童話》
國家無能的原因,就在于它不理解個人的作用……。
〔俄〕高爾基《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愛國心再和對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只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向勝利。
〔俄〕 奧斯特洛夫斯基《演講·論文·書信集》
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
〔法〕孟德斯鳩《法的精神》
人們不能沒有面包而生活; 人們也不能沒有祖國而生活。
〔法〕 雨果《雨果詩選》
必須經過祖國這一層樓,然后更上一層樓,達到人類的高度。
〔法〕 羅曼· 羅蘭 《日記》
我們波蘭人,當國家遭到奴役的時候,是無權離開自己祖國的。
〔法〕 居里夫人 引自《居里夫人的故事》
黃金誠然是寶貴的,但是生氣蓬勃、勇敢的愛國者卻比黃金更為寶貴。
〔美〕林肯 引自《林肯傳》
愛國主義畢竟是可敬的——永遠是可敬的,永遠是高貴的——它有權利昂起頭來,傲視世界各國,毫無愧色。
〔美〕馬克·吐溫《赤道環游記》
只有國家才是那個真正的東西,那個實在的東西,那個永久的東西;只有國家才是那個值得保護,值得關心,值得讓你盡忠的東西。
〔美〕馬克·吐溫《在西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國人》
我重視祖國的榮譽,甚于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愛的兒女。
〔英〕莎士比亞《科利奧蘭納斯》
當他愛他的國家的時候,他的國家也尊重他。
〔英〕莎士比亞《科利奧蘭納斯》
動物生活在地球上,人生活在他稱之為他的國家里,這個國家不是地理學的而是精神的,是經過歷年累月用思想來豐富,用愛來傾注的國家。
〔印度〕泰戈爾《人》
祖國的偉大和力量原來就儲存在祖國自己身上。
〔印度〕 泰戈爾《戈拉》
我只覺得我是獻身給我的國家了。這種全心全意的貢獻里面,竟有著如此巨大的愉快。我已經切切實實地懂得了,為什么人們能在徹底的自我犧牲中,獲得無上的喜悅。
〔印度〕泰戈爾《家庭世界》
超越國界,比國家更偉大的東西,只能通過國家來顯示自己。
〔印度〕 泰戈爾《戈拉》
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
(戰國)晏嬰 《晏子春秋·內篇諫上七》
公家之利; 知無不為; 忠也。
(戰國)左丘明 《左傳·僖公九年》
臨患不忘國。
(戰國)左丘明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 孰虛偽之可長。
(戰國·楚)屈原《九章·悲回風》
仆夫悲余馬懷兮; 蜷局顧而不行。
(戰國·楚) 屈原 《離騷》
豈余心之憚殃兮; 恐皇輿之敗績。
(戰國·楚) 屈原 《離騷》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
(三國·魏) 曹植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
人誰不死?死國,忠義之大者。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楊阜傳》
時窮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晉)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剖心非痛,亡殿為痛。
(唐) 李白 《比干碑》
中夜四五嘆; 常為大國憂。
(唐)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白日不照吾精誠; 杞國無事憂天傾。
(唐)李白 《梁甫吟》
榮必以天下榮,恥必以天下恥。
(唐) 僧齊己 《君子行》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唐) 杜甫《春望》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唐)杜甫《再經昭陵》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
(唐) 杜甫 《前出塞九曲》
劍外忽聞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在家常早起,憂國愿年豐。
(唐) 杜甫《吾宋》
赤心事上,憂國如家。
(唐) 韓愈 《上李尚書書》
以國家之務為己任。
(唐) 韓愈 《送許郢州序》
欲為圣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唐)韓愈《韓昌黎集·不投降歌》
牧羊驅馬雖戎服,白發丹心盡漢臣。
(唐)杜牧《樊川集·河湟》
昔賢多使氣,憂國不謀身,目覽千載事,心交上古人。
(唐)劉禹錫《學阮公體三首》
不隨俗物皆成土,只待良時卻補天。
(唐) 馮涓 《題支機石》
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
(宋) 蘇洵 《管仲論》
為國者終不顧家。
(宋)蘇軾《陳公弼傳》
忠臣體國,知無不為。
(宋) 蘇軾《管李琮書》
憂國者不顧其身,愛民者不罔其上。
(宋)林逋《省心錄》
何必桑乾方是遠; 中流以北即天涯。
(宋) 楊萬里《初入淮河》
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
(宋)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眼底江山,樓頭鼓角,都是英雄淚。
(宋) 劉仙倫《念奴嬌》
整頓乾坤,廓清宇宙,男兒壯志會須伸。
(宋) 張元干《隴頭泉》
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
(宋)李清照《上樞密韓肖胄詩》
發為干戈白,心向社稷丹。
(宋) 《宋詩紀事》趙櫟《句》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宋) 陸游《長歌行》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宋)陸游《訴衷情》
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宋) 陸游《金錯刀行》
憂國孤臣淚,平湖壯士心。
(宋) 陸游《新春》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 陸游《示兒》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宋) 陸游《夜泊水村》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位卑未敢忘憂國。
(宋)陸游《病起書懷》
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
(宋) 岳飛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 岳飛 《滿江紅》
壯心欲填海,苦膽為憂天。
(宋)文天祥《指南錄·赴闕》
英雄恨,淚滿巾,何年三戶可亡秦。
(明)夏完淳《仙呂傍妝臺·自敘》
君子雖在他鄉,不忘父母之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離家自是尋常事; 報國慚無尺寸功。
(明) 于謙《春日客懷》
國色天香人詠盡,丹心獨抱更誰知。
(明) 俞大猷《詠牡丹》
發為胡笳吹作雪,心因烽火煉成丹。
(明) 王越《斷句》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顧憲成題東林書院聯
莫道山河今便改; 國于天地鎮長存。
(明) 顧炎武 《黃侍中祠》
無家勿悲嘆; 京國已丘墟。
(清) 歸莊《別故廬》
秦楚縱橫日,幽燕十六州。
未聞南北海,處處扼咽喉。
(清)黃遵憲《書憤》
寸寸山河寸寸金。
(清)黃遵憲《贈梁任文同年》
不憂一家寒,所憂四海饑。
(清) 魏源《偶然吟》
九州難畫華夷限,萬死思回天地心。
(清)丘逢甲《萬死思回天地心》
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
(清)梁啟超《讀〈陸放翁〉》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清)譚嗣同《有感》
祖國山河頻入夢,中原名士孰揮戈?
雄心壯志銷難盡,惹得旁人笑熱魔。
(清) 秋瑾《感時二首》
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清)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圖》
救國心難死,能仁血有光。
敬安《過莽蒼蒼齋吊譚復生》
憂國恥為睜眼瞎,挺身甘為斷頭臺。
熊亨瀚《革命烈士詩抄》
傷心漢室終難復,血染杜鵑淚有聲。
宋教仁《哭鑄之盡節黃花崗》
忍看亡國剜雙目,夙愿匡時仔一肩。
王德鐘《十九歲述懷十章》
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愛國者的話是最有價值的。
魯迅《華蓋集·論辯的靈魂》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她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魯迅 引自《魯迅全集》第3卷
一個青年學生的愛國,真有如一個青年姑娘初戀時那樣的真純入迷。
方志敏《可愛的中國》
便死原非萬事空,此身已見九州同。
柳亞子《戲改放翁臨終示兒詩》
愛國,是一種極高貴的感情活動。
茅盾《茅盾全集·給青年作家的公開信》
愛祖國,首先要了解自國,不了解,就說不上愛。
任繼愈《愛祖國是學習的真正動力》
真正的愛國者是愛人類的,愛國決不是排外。
馬鐵丁《馬鐵丁雜文選·愛國不是排外》
人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徐特立 引自 《怎樣實施愛國主義教育》
對國家的效忠,正是謀求自己永久的利益和最大的幸福。
徐特立《青年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紀念五四運動三十三周年》
一個科學家首先應當是一個正直的、進步的人,是一位愛國者。
張揚《第二次握手·夢為遠別》
上一篇:關于《品德·仁愛》的名人名言
下一篇:關于《健康·保養》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