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貞·筆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結繩而有鳥跡①,鳥跡熄而中山之用溢②。嗚呼!其文有余而質則否者耶③?靜而不能藏,動而不能久者耶?然猶能親薦紳而遠甲胄④。彼治天下者,尚以為功之首也。
【注釋】
①結繩:用繩子打結以記事。是文字產生前的一種幫助記憶的方法。相傳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鳥跡:形似鳥跡的文字。比如篆書即稱鳥篆。
②中山:中山狼。指毛筆,毛筆的一種叫狼毫,實際上是由黃鼠狼毛制成,并不是由狼毛制成。
③否(pi):惡。
④薦紳:同“搢紳”。舊時官宦的裝束,亦用為官宦的代稱。甲胄:鎧甲和頭盔。
【譯文】
由結繩記事到有了像鳥跡的文字。像鳥跡的文字消失后,毛筆的使用泛濫了。啊呀!難道是它的文采有余而它的質地惡劣嗎?是靜不能藏,而動又不能久嗎?但是它還能親近當官的而遠離當兵的。那些治理天下的人,還認為它立了頭功呢。
上一篇:《錢大昕·竹鎮紙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王夫之·筆銘》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