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財富聚斂在少數人手里,人民就會離散;財富分散給大眾,人民就會凝聚。指聚財還是散財,直接影響人心的向背?!抖Y記·大學》:“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p>
【例】 《大學》著重闡述的是道德修養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強調當權者要“治國”、“平天下”,首先要“明德”、“修身”;同時也不能貪財,因為“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陳建華《奇異的國度:俄羅斯文學先驅者的東方想象》)
又作〔人聚則財散,財聚則人散〕
【例】古人曾說:“人聚則財散,財聚則人散。”身為國主,若要國泰民安,使家家戶戶豐衣足食,必須撥發國有財產予以人民,以維持眾人的生計。反之,橫征暴斂,只顧自己享受,雖野有餓夫,也不賑濟,怎么叫天下的人心服呢?(南懷瑾等《〈易經·系辭下〉講解》)
上一篇:《誠,自不妄語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