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浮云蔽日: 比喻奸邪障蔽賢良。漢陸賈 《新語·慎微》:“奸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 句意: 總是因為浮云蔽日,看不到京城長安而使人發愁。實際是說: 奸臣當道,國家前途真使人擔憂。
唐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詩: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集校注》 二一卷1234頁)
清管世銘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凡律詩最重起結,七言尤然?!渚湟哉Z盡意不盡為貴,如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皆足為一代楷式。”
上一篇:《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悲損門內妻,望斷吾家老.》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