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獨舉,青松落陰,白云誰侶?澗戶摧絕無與歸,石徑荒涼徒延佇。
【注釋】
選自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
落:遺留,剩余。
澗戶:山澗邊的屋舍。
摧絕:破敗、壞損。
無與歸:猶謂無人歸住。
延佇:長久地站立。形容盼望之切。佇,引頸企立。
【賞析】
孔稚珪在《北山移文》第三段寫周子出山,做了方圓百里大的一縣之長(周颙曾為山陰令、剡令),他平時忙于決斷案子、懲辦犯人、考核官吏,而把隱居時談玄講佛、彈琴唱歌、飲酒賦詩的風雅韻事全拋棄了,北山因此變得凄清冷落。作者描述道: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獨舉,青松落陰,白云誰侶?澗戶摧絕無與歸,石徑荒涼徒延佇。”
意思說:使我北山高霞孤單輝映,明月獨升,青松下的樹蔭和天上的白云無人做伴?山澗的屋舍破敗了,主人還未歸來,屋前的石徑長滿野草,仍在徒勞地等待。
本句采用擬人化的藝術手法,賦予北山高霞、明月、青松、白云以人的情感思想,營構了一種凄涼的情緒,景色無不帶有凄清的色彩:你看,那美麗的高霞明月,無人做伴!那青松白云,獨自落寞徘徊!那清幽的澗戶,人去屋空!連那一條石徑,也在落寞地空自等待!作者這種情感性的描寫,字字句句都流瀉出對假隱士的諷刺和鞭撻,以及對這種名利之士的怨怒和鄙夷。其中,“澗戶摧絕無與歸,石徑荒涼徒延佇”一句,句式頗似七言詩,更增添一種濃郁的詩情,有很強的感染力。而在語言表達上,語句明麗,色彩繽紛,耀人眼目;既寄情,又寫景,格調清高,形象超逸,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宋代文學家、詩人王安石認為,“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獨舉。青松落陰,白云誰侶”一句,思致奇絕,特別喜愛,給予很高評價。
上一篇:何嘗見明鏡疲于屢照,清流憚于惠風?|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