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經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本書體例】
【原文】: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原文作者】:杜甫
【原文出處】: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六,中華書局1979年版2439頁。按:第二句“乃”一作“及”
【詩話】:
0805 西北春時,率大風而少雨,有亦霏微。故少陵謂“潤物細無聲”。而東坡詩云:“春雨如暗塵,東風吹倒人。”韓持國亦有“輕云薄霧散作催花雨”之句。至秋則霜淫若雨,歲以為常。二浙四時皆無巨風,春多大雷雨,霖淫不已,至夏為梅雨,相繼為洗梅,以五月二十日為分龍,自此雨不周遍,猶北人呼隔轍也。迨秋稻欲秀熟,田畦須水,乃反亢旱。余自南渡十數年間,未嘗見至秋不祈雨,此南北之異也。《宋莊季裕《雞脅編》卷中)
0806 成都號錦官城,眉山史學齋繩祖內子著《錦官百詠》,鋟梓于柯山倅廨。余觀杜老《春夜喜雨》詩云:“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錦官正指成都,贗本以“官”為“宮”,誤矣。(元韋居安《梅磵詩話》卷上,《歷代詩話續編》本)
0807 詠物起自六朝,唐人沿襲;雖風華兢爽,而獨造未聞。惟杜諸作自開堂奧,盡削前規。如題月:“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1)雨:“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雪:“暗渡南樓月,寒深北浦云。”(2)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3)皆精深奇邃,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然格則瘦勁太過,意則寄寓太深。他鳥獸花木等多雜議論,尤不易法。(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四)
0808 空同子曰:“古詩妙在形容,所謂水月鏡花,言外之言。宋以后,則直陳之矣。求工于句字,心勞而日拙也。枚氏《七發》,非必于七也,文渙而成七。后之作者無七,而必于七,然皆俳語也。杜甫見道過韓愈,如“白小群分命”(4)、文章有神交有道”、“隨風潛入夜”、“流水心不競”(5)、‘出門流水住’等語,皆是道也。王維詩,高者似禪,卑者似僧,奉佛之應,人心系則難脫。”(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二)
0809 《春夜喜雨》:“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此是借火襯云。“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此是借花襯雨。不知者謂止是寫花,“紅”下用“濕”字,可見其意。(清張謙宜《齋詩談》卷四)
0810 潛入、細潤,正狀好雨發生。云黑、火明,雨中夜景。紅濕、花重,雨后曉景。應時而雨,如知時節者。雨驟風狂,亦足損物。曰潛、曰細,寫得脈脈綿綿,于造化發生之機,最為密切。三四屬聞,五六屬見。(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卷十)
0811 起有悟境,從次聯得來。于“隨風”“潤物”悟出發生,于“發生”悟出“知時”也。仇曰:“曰潛曰細,脈脈綿綿,寫得造化發生之機,最為密切。”寫雨切夜易,切春難,此為著眼。(清浦起龍《讀杜心解》)
0812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經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紀昀批“此是名篇,通體精妙,后半尤有神。隨風二句,雖細潤,中晚人刻意或及之。后四句傳神之筆,則非子所到。(方回《瀛奎律髓》)
詩話另見 0753 1287 0069
上一篇:《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詩詞名句鑒賞
下一篇:《錦江春色來天地 玉壘浮云變古今》詩詞名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