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名言·忍經—元吳亮《無入不自得》原文|譯文|賞析
【原文】
患難,即理也。隨患難之中而為之計,何有不可?文王囚羑里而演《易》,若無羑里也;孔子圍陳蔡而弦歌,若無陳蔡也。顏子簞食瓢飲而不改其樂,原憲衣敝履穿而聲滿天地。至夏侯勝居桎梏而談《尚書》,陸宣公謫忠州而作集。驗此無他,若素生患難而安之也!《中庸》曰:“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是之謂乎?
【譯文】
患難,是人生常理。處在患難中卻安心做自己的事,有什么不可呢?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時卻演繹《周易》,好像不是被囚禁在羑里;孔子被圍困在陳國和蔡國時卻彈琴唱歌,好像根本不是被圍在陳國和蔡國一樣。顏回過著一簞飯一瓢水的窮苦生活卻保持快樂;原憲衣服鞋子都破舊,卻能名揚天下。夏侯勝在監獄中卻談論《尚書》,陸贄被貶忠州卻作詩文集。對照這些,也沒什么特別,好像他們是一直處在患難中卻能保持安定。《中庸》說:“君子在什么地方都能自得其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上一篇:處世名言·忍經—元吳亮《一言齏粉》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處世名言·忍經—元吳亮《不若無愧而死》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