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木犀花》詠桂花詩鑒賞
方夔
曾住仙山九折巖,夜涼蘿荔掛衣衫。
月窺尊里如相伴,人立花邊自不凡。
叢綠聯環玱玉佩,殘黃瑣骨現金函。
枝空蟾窟今誰記,猶道東陵系舊銜。
這是一首詠桂花的七言律詩。
“曾住仙山九折巖,夜涼蘿荔掛衣衫。”是寫木犀花本系仙九折巖處生長。木犀又稱巖桂。仙山九折巖當指深山幽僻處。蘿荔,指女蘿、薜荔,植物名,蔓生,纏繞桂樹之上,有如桂樹掛衣衫是擬人寫法。“月窺尊里如相伴,人立花邊自不凡。”寫作者端酒杯自酌,見杯中月好似與詩人作伴侶頓時覺得立于桂花樹邊也有不凡感覺。這是從自我感覺角度寫桂。接著是對桂花形象具體描繪,“叢綠聯環玱玉佩,殘黃瑣骨現金函。”玉佩是指玉石制的佩飾,這里指如玉的桂花。桂花有金桂、銀桂、丹桂之別,分別是黃、白、紅三色。在叢綠桂樹之中白色桂花有如玉佩,殘敗的金色桂花也引人注目有如金函。這兩句是對桂花中的黃、白二種加以描繪,因系夜間觀賞,故所見桂花以白、黃為顯眼,其描寫手法仍是承前擬人化,將桂比作能披衣衫,可佩玉佩、瑣骨之飾仙客。與前面住九巖相照應。最后一聯“枝空蟾窟今誰記,猶道東陵系舊銜”是說眼前所見之桂樹實乃世上罕見,乃是月宮中桂樹下凡,因此“枝空蟾窟”。蟾窟,指月宮。《酉陽雜俎》:“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蘇軾《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詩云:“ 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也用蟾窟一語指月宮。東陵,系指東陵侯百平。秦破后,為布衣,于長安城東種瓜,瓜甚美,世俗稱東陵瓜。這里指隱居之士。意為,如此美好的桂花來自月亮之上,超群脫俗,但又有誰來賞識呢,一種知音難覓的孤獨感自然流露出來了。結尾說尚有隱士會到這里來欣賞它,作為它的知音的。
方夔,這首詠木犀花的七言律詩中間兩聯“月窺尊里如相伴,人立花邊自不凡”暗用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詩語,寫他以桂為伴自覺身價倍增不同凡俗。桂花可凈化人格,詩人自是桂花知音,欣喜之情躍然紙上。不僅使人感受到作者對木犀花的由衷欽佩之情,而且也可以想象出他孤傲標格。方夔還寫有木犀花二首:下土花中第一流,移恨自笑此生浮。獨依上界清虛府,滿貯青冥沆瀣秋。稜葉風翻低散亂,蒼皮蟲蝕老雕鎪。醉來逕向高寒處,自駕青鸞擁玉虬。
蒼蒼珠樹俯寒流,析木津頭戲拍浮。褐鳳摶風朝紫極,硯蟾滴露瀉清秋。返魂香倩羅裳貯,礙月枝憑玉斧餿。夜景未闌清入骨,瀟瀟鱗甲臥癡虬。
方夔對桂花的傾慕賞愛之情于此可見一斑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方夔七十多首詩中詠花詩就是這三首,而這三首又都是詠桂花的,這當然不是偶然的。
上一篇:倪瓚《桂花》詠桂花詩賞析
下一篇:朱元璋《紅木犀》詠桂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