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杜鵑花》詠杜鵑花詩鑒賞
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 日遲遲又斜。
成彥雄是南唐詩人。此首詠杜鵑花的五律是他的托物寓意之作。
詩的前兩句,首先將花、鳥兩者聯系起來議論,指出哀怨的杜鵑鳥與艷麗的杜鵑花實際上相差多么遠,本無什么相同之處。杜鵑鳥又叫子嶲、子規、鶗鴃、催歸等。“何”,多么?!百d”作“遙遠”解。李白詩云:“我亦東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扶風豪士歌》)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別出機抒,緊接著上聯展開奇想:杜鵑花疑是杜鵑鳥口中的鮮血滴染而成。作者不是憑想當然,他的依據來源于古老神奇的杜鵑啼血的故事。傳說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號曰望帝,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魂化為鳥,暮春啼苦,乃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晉左思《蜀都賦》:“碧出萇弘之血,鳥生杜宇之魄?!碧评钌屉[也有“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錦瑟》)的名句。大詩人李白《宣城見杜鵑花》則巧妙地捕捉到由鳥及花的兩個信息:“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北驹娮髡哒墙梃b了古老傳說和前人詩賦,加以創造,著意融化為上述形象精警,啟人深思的兩句。
第五、六句渲染了一幅幽靜、冷寂的意境畫面。寒食節在農歷清明前一或前二日。自周以來,寒食禁火,只吃冷食,相沿成習。在這一煙火不生的靜寂的夜晚,山林里傳來一聲杜鵑鳥的啼叫,益發顯得冷漠,凄厲催人。也就在此料峭的春夜,杜鵑悲啼之時,野外古寺里僧家的杜鵑花綻開了幾朵。兩句詩既形象暗示了杜鵑花開的時令,又進而給它籠罩了一層凄清、哀怨的色彩和氛圍。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薄爸x豹”有兩義。一指鳥名,即子規,又名杜宇、杜鵑?!肚萁洝罚骸白右幪淇鄤t倒懸于樹,自呼曰謝豹?!碧祁櫅r詩曰:“綠樹村中謝豹啼?!?《送張衛尉》)宋陸游《老學庵筆記》中有“吳人謂杜宇為謝豹”的記載。一謂蟲名。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十七“謝豹”:“虢州有蟲名謝豹,常在深土中,……小類蝦蟆而圓如毬。見人以前兩腳交覆首如羞狀,能穴地如鼢鼠,頃刻深數尺?;虺龅芈犞x豹鳥聲,則腦裂而死。俗因名之?!贝司湓娭小爸x豹”應為后者。“日遲遲”,指太陽緩行貌,點明了寒食前后的春日時節。《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采祁祁?!贝喝绿鞚u長,故覺遲遲。 詩人在最后發出疑問:那聞杜鵑鳥啼鳴輒腦裂至死的謝豹會不會在這漫漫的春日之季,夕陽西斜、遲暮黃昏的時刻始露出地面呢?這就設置了懸念,進一步渲染、烘托了令人感到陰冷、怨艾的環境氣氛。
全詩在寫法上很有特色。一是豐富的聯想、暗示。作者出人意外,由杜鵑花想到杜鵑鳥,敏銳抓住了兩者共有的特征,將杜鵑花的色澤與杜鵑鳥的啼血,有機聯系在一起。接著通過寒食之夜杜鵑鳥的悲啼,形象暗示了杜鵑花開的時節;又進而推想在這綿長的春日傍晚,謝豹是否會出現及遭受厄運。全篇作意層層推進,似離開了正題,其實這一切恰恰是在向人們暗示和啟迪:杜鵑花雖有艷麗的色采、盈溢的幽香,但卻被人們冷落,不被賞識,它是寂寞的,哀怨的,默默盛開在山林古寺、荒郊原野,決不同于那生長在庭園里倍受帝王將相、公侯世家青睞的牡丹之類富貴之花。二是開拓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詩成功調動了詩人的視覺、聽覺和感賞,繪寫了杜鵑花、杜鵑鳥、謝豹蟲等生物,及寒食節之夜、春日淹遲、夕陽西下和山林野寺的環境,刻意交織、渲染了一幅冷寂、哀怨綿綿不絕的畫面情境,寫得有聲(杜鵑鳥的悲啼),有色(杜鵑花的血紅);有靜(“寒食夜”、“野僧家”),有動(“一聲”、“數朵”);有虛(前四句),有實(后四句)。而作者的思想情趣也就含蘊其中?!耙磺芯罢Z,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詩篇第三、四句,是全詩的情感基調所在,“怨”則是貫串整篇的“詩眼”,著一“怨”字,而境界全出。經過別具匠心的層層渲染、烘托,畫面色彩、藝術氛圍的逐步加深、濃化,傳說、典故,懸念和比擬等手法的嫻熟運用,詩人眼中的杜鵑花也就賦予了既美艷動人,更哀怨感人的形象,展示了詩人清高、孤寂和委婉感傷的復雜心境,當是其身世的流露,借以自況,并隱寓盛世不復再來的感慨。從詩中所再現的杜鵑花、鳥、謝豹蟲,所創造的陰冷、凄惻的意境,從詩人表露的對大自然、景物,對生活的興會中,讀者必會受到強烈的吸引和感染。
上一篇:曹松《寒食日題杜鵑花》詠杜鵑花詩賞析
下一篇:方干《杜鵑花》詠杜鵑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