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念奴嬌賦白牡丹,和范廓之韻》詠牡丹詩鑒賞
辛棄疾
對花何似?似吳宮初教,翠圍紅陣。欲笑還愁羞不語,惟有傾城嬌韻。翠蓋風流,牙簽名字,舊賞那堪省。天香染露,曉來衣潤誰整? 最愛弄玉團酥,就中一朵,曾入揚州詠。華屋金盤人未醒,燕子飛來春盡。最憶當年,沉香亭北,無限春風恨。醉中休問,夜深花睡香冷。
牡丹名貴,而白牡丹則更為天然絕色。古來詠牡丹詩詞浩繁,而描寫白牡丹之作卻不甚多見,而其間的精品便更少了。如歐陽修筆下的《白牡丹》“蟾精雪魄朵云美,春入香腴一夜開。宿露枝頭藏玉塊,暖風庭面倒銀杯。”繪形繪色,粹容涵映,語雖工,然意猶不及,未盡其妙;而王建的《同于汝錫賞白牡丹》,描寫雖然細膩,卻沒有較深的意韻。辛棄疾的《念奴嬌·賦白牡丹,和范廓之韻》則綜合二者之長,既寫出了白牡丹的絕艷,又意蘊悠長。
這首詞以“對花何似?”這一問句開篇,引發出對白牡丹的詳盡描繪。“似吳宮初教,翠圍紅陣”來比喻白牡丹。相傳,孫子以兵法見吳王,吳王出宮中美女一百八十人,試為孫子所言兵陣。應用到此處,賦白牡丹于人格,使之給人一種動態的美。接著便以此為主體,進行細致入微的刻畫。寫她的嬌美:“欲笑還愁羞不語,惟有傾城嬌韻。”將白牡丹的嬌韻刻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寫她的潔白,如“翠蓋風流,牙簽名字,舊賞那堪省。”潔白之中蘊含著無限風情,這是昔日所未曾察看到的。這純潔無暇的美,怎能不令人傾心!寫她的芳香,則“天香染露,曉來衣潤誰整?”使我們仿佛嗅到了這沁人心脾的香潤。從開篇開始描繪起至此,作者一直采用擬人的手法,使人感到可觀可觸可聞,如身臨其境。
下闕則著重描述人們對白牡丹的喜愛,并由此映襯白牡丹的名貴。作者直抒胸臆:“最愛弄玉團酥。”這里的“弄玉”、“團酥”是白牡丹的兩個種類。詞中引用了《云溪友議》所載的唐人崔涯贈給名妓李端端一詩的名句:“揚州近日渾成詫,一朵能行白牡丹,”借以表達對白牡丹的摯愛。而用“華屋”、“金盤”來貯花,則更烘托出白牡丹的名貴。“最憶當年”,唐玄宗與楊貴妃于沉香亭前月夜賞牡丹,命李龜年執金花箋宣賜李白。李白進《清平調》詞三首中有“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兩句。辛棄疾在本詞中加以借用,把人帶入白牡丹所形成的一種奇異的氛圍中,使人為之陶醉。最后以“醉中休問,夜深花睡香冷”作為結句,更體現作者對白牡丹的惜愛之情。語意幾經轉折,層層深入,最后托出“花睡香冷”時戀戀不舍之情,淡淡幾筆,借將惜花之癡寫得委婉深致,格外動人,足見作者手法之妙。
全詞通篇采用擬人的手法,筆觸細膩,余韻無窮。
上一篇:張孝祥《踏莎行》詠牡丹詩賞析
下一篇:趙師俠《酹江月足樂園牡丹》詠牡丹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