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點絳唇暗香梅》詠梅花詩鑒賞
雪徑深深,北枝貪睡南枝醒。暗香疏影。孤壓群芳頂。玉艷冰姿,妝點園林景。憑闌詠。月明溪靜,憶昔林和靖。
王十朋這首詠梅之作突出描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獨立的個性,素艷清香的風韻,當然也寄托了詞人自己的情志。
“雪徑深深,北枝貪睡南枝醒。”詞一開始便描寫出梅花所處的惡劣環境和它傲雪而開的姿態。前一句是環境描寫。詞人主要是從自己的感受上落筆的。“雪徑”:看梅的路上白雪覆蓋,道路已經封住了,說明了時節的特點:隆冬酷寒、大雪封山、天氣陰冷。“雪徑”之后詞人又特別加上“深深”兩個字,這重疊的形容詞突出了自己的感受,更說明雪之大,路之艱,天氣之酷寒。在這種嚴酷的環境下梅花是什么情形呢?北枝貪睡南枝醒。”花木朝陰朝陽是不一樣的,陰處日照少,花開晚,而朝陽處則日照時間長,花開早,即所謂“向陽花木易為春”(宋,趙麟《斷句》)。但是詞人在這里用筆很俏皮,不說背陰的北枝背著陽光花開晚,而說它是“貪睡”,十分幽默地表明北枝梅花不是因為寒冷背陰而遲開,而是“怕愁貪睡獨開遲”(蘇軾《紅梅花》),落后于南枝,沒能一起開花。寫南枝開花詞人又不用開字,而用“醒”字也新鮮別致。初放的寒梅,花蕾初綻,半開半閉之態可不就象熟睡初醒的人剛剛睜開的眼睛么! 同時,梅花自夏秋一直到隆冬,一直默默沉睡 ,而今開花,有了新的機運,也真可以說是“醒”過來了。因此“醒”字實在是精妙傳神的一個字。
三、四兩句著重描寫梅花的香氣和姿態,以及它獨占早春的風神:“暗香疏影,孤壓群芳頂。”前句是描寫寒梅的芳香和姿態。后一句是描寫它凌寒早開的神韻。寫梅之香,詞人用了一個“暗”字,恰如其分。梅花香氣素以清幽著稱,即它的香氣清醇隱微,裊裊不絕,耐人尋味,只有用“暗”字來形容它才真實貼切。所以唐代詩人元稹就說過“露梅飄暗香”(《春月》)。北宋詩人王安石也說“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所以,用“暗香”來形容梅花幾乎是詩人文士的定評,不是王十朋的發明。描繪梅花的姿態,詞人用了“疏影”一詞更為貼切,梅枝條不密,花也不繁,看了確實有稀疏之感,所以人說它“疏是枝條艷是花”(《紅樓夢》)。不過王十朋這句詞是從北宋詩人林逋詩中化來的,林逋有《山園小梅》兩首,其一有句曰:“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王十朋這“暗香疏影”二句正是從林逋這首詩的三、四兩句中化出,境界十分優雅,如同一幅淡雅的山水畫:昏黃的月光之下,清澈的池水旁邊,一樹寒梅疏影橫斜,映在清水之中,清風徐來,清香浮動,輕輕四溢,沁人心脾,實在太美了。因此,“暗香疏影”可以說把寒梅的特殊香氣和優雅的姿態寫盡了,無以復加。林逋以后寫梅作者多用此語,但沒有人超過這個藝術境界。描繪了梅花的香氣和姿態之后,詞人接著又贊美它獨占早春的高傲氣韻:在雪滿山野,寒凝大地,百卉千花“愁未醒”之時,唯有梅花“晴日南枝暖獨回”(王安中《紅梅口號》),“與占百花頭上開”(李子正《減蘭十梅·早》)。所以詞人說它“孤壓群芳頂”確實合乎實際。“孤壓”二字活靈活現地表現出梅花獨占早春,壓倒群芳的氣勢,人格化地點明梅花所特有的品格:不同凡俗、一身傲骨。敢斗霜雪,無所畏懼。所以,在詞人眼中,它不僅比百花開放得早,而且那不懼寒威的品格更是凡花俗卉們無法比擬的。
詞的下片,詞人一方面繼續描繪梅花的風神韻致,一方面抒寫自己的情懷。起首二句:“玉艷冰姿,妝點園林景。”重在描寫梅花的姿色。由“玉”和“冰”兩個字,很顯然詞人寫的是白梅。從顏色上看,此樹梅花潔白無瑕,如同白璧,這就可見其高潔。它又是“冰姿”,玲瓏剔透,無塵無垢,又可見其純正,所以白梅這樣的姿色的確是出塵絕俗、極為高雅的。它是冰霜造就出來的,又是在冰天雪地里芬芳吐艷的,點綴著園林之景,因此王安中早就有詩說它“雪里園林玉作臺,侵寒錯認暗香回。化工清氣先誰得,品格高奇是蠟梅。”這首詩正好與王十朋這首詞互相生發。
詞的最后三句:“憑闌詠。月明溪靜。憶昔林和靖。”是在描寫自己賞梅時的情懷:詞人憑欄吟詠之時,但見一輪明月當空朗照,小溪在深冬之夜格外沉靜,眼前那冰肌玉骨,香氣清幽的寒梅在如水的月光下顯得格外美麗動人。詞人覺得自己似乎處在一個奇異的世界里。不由得想起那位以寫梅出名的前輩詩人林和靖。林逋年少既孤,從小力學,不慕榮利,刻志不仕,自己結廬西湖的孤山之上,終生不娶,所居之處多植梅花,又喜歡養鶴,人稱其梅妻鶴子。詞人在這里憶起林和靖決不是閑語。這透露出詞人自己仰慕林逋那種寒梅一樣高潔的品格,并顯露出他有心效法的情緒,這與詞人自己忠正耿直的人格有關。
這首詞在藝術上是值得稱道的,其突出點在于寫景狀物既有畫境,又有傳神之妙,寫景如開頭“雪徑深深”和結尾處的“月明溪靜”極富于詩情畫意。狀物如“暗香疏影”和開頭的“北枝貪睡南枝醒”奇妙貼切,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陳煥《梅花》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陸游《梅花絕句》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