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梨花》詠梨花詩鑒賞
吳承恩
千花萬花不甚愛,只有梨花白惱人。
腸斷當年攜酒地,一株香雪媚青春。
吳承恩是明代中葉人。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今江蘇淮安)人。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年間補貢生。曾任過浙江長興縣丞。由于宦途坎坷,生活困頓,晚年絕意仕進,專心著述,蜚聲中外的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即出自他的手筆。
此詩在寫法上較為別致,開頭兩句直抒胸臆,如火山爆發一樣把自己酷愛白梨花的感情一下子就全部噴發出來。世間的花成千上萬種,異彩紛呈,儀態萬千,或雍容富貴,或妖冶嫵媚,或高貴自矜,或清秀嬌柔。但這一切都不能引起詩人的興趣,只有那素淡的梨花白得使他心馳神往,撩撥起他的一片愛心。這兩句詩并未對梨花作任何具體的描繪,只點明了她的色彩,其余的都略而不寫,留給讀者想象,其熾熱的情感卻表達了出來。這兩句雖然重在抒情,但仍屬寫實,是眼前景,當時情,那一株開滿晶瑩潔白的花朵的梨樹形象歷歷在目。她引起了詩人對往事的緬懷,于是才翻出后兩句。
三四句虛擬,是對往事的回憶。“腸斷”是極度悲痛之意,這里表示纏綿悱惻、柔腸寸斷的情思。眼前的梨花使他陷入了深思,情不自禁地回憶起往昔的情事來。當年他曾興致勃勃地攜帶著酒肴去游賞觀光,在某地也曾看到了“一株香雪媚青春”的喜人景象。“香雪”比喻清香而又潔白的梨花。“青春”即指春天,因春季中草木一片青綠,所以才有如此說法。那么,詩人回想起當年“攜酒”游春時所見到的一樹白色梨花為何就要“腸斷”呢?這其中定有緣故,詩中沒有明說,又無暗示,沒透露出一絲一毫的信息,所以我們也無法揣測其中的奧秘,難下斷言。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當年他在那株白色梨花樹下攜酒賞玩時,一定發生了一件令他心潮澎湃、激情勃發的風流韻事。這件事使他刻骨銘心,永志不忘,在以后的日日月月中,每當他再看到白梨花的時候,就勾引起他對那件風流韻事的回憶,從而產生一種難以名狀的惆悵情懷。
本詩最值得注意的是“惱”字的運用。“惱”本義是“煩惱”“惱怒”,就人的思想感情來說是表示不快的意思,然而在這首詩中所表達的第一個意義則是非常喜歡、愛得過分之義。因為上句說“千花萬花不甚愛”,順理成章,下句的意思就是只愛梨花。但詩人不用肯定的語氣說梨花“喜人”“宜人”,偏說“惱人”,這就增添了幾分情趣,為此,這個“惱”字就有反語的功能,對喜愛得不得了的東西才配這么說。但是,不僅僅如此,“惱”字還微微含其本義在內,并由此生發出詩的后兩句。因為這樹白梨花將作者拉回到對往事的美好回憶中,引起他的無限情思,這豈不是于無故之中又增添了新的煩惱嗎? 所以說這白梨花惱人也未嘗不可。于此可知,眼前的梨花既使詩人萬分喜愛,得到新的美感享受,又使他產生往事如云煙、美好事物一去不返的悵惘與煩惱。這一“惱”字包含作者的兩種情緒在內,關聯著詩的前后兩部分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轉換過程,具有雙關的作用。于此也可看出詩人遣詞煉字的功力之深厚。
上一篇:徐渭《梨花五首(選一)》詠梨花詩賞析
下一篇:高士奇《南樓令葉赫城下詠雨中梨花》詠梨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