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海棠》詠海棠詩鑒賞
何希堯
著雨胭脂點點消,半開時節最妖嬈。
誰家更有黃金屋,深鎖東風貯阿嬌?
歷代詠海棠者,多有佳作。蘇軾《海棠》詩更是膾炙人口。“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燒銀燭照紅妝。”海棠花也因此得“燒燭照”之別稱。而海棠一名“貯金屋”,卻出自本詩。
“著雨胭脂點點消,半開時節最妖嬈。”詩人直接把艷麗嬌媚的半開海棠展現在讀者面前。她,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嬌羞少女,在春的和風細雨里,顯得更加楚楚動人。王象晉《群芳譜·花譜》形容海棠“其花甚豐,其葉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綽綽如處女。”可謂得其神韻。
海棠花蕾呈朱赤色,詩稱“絳萼”。稍開后呈粉紅色,比之花蕾的秾艷則更具豐姿。著雨的海棠,胭脂消盡,花色格外清新光潔,遠遠看去有如少女含羞的紅暈。鄭谷《海棠》詩云:“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秾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屬題命意,與何詩一脈相承。
面對如此嬌美嫵媚的海棠,詩人留連忘返,元歐陽玄《為浪谿題折枝海棠》云:“點綴春風只一枝,此花猶是半開時。更令老杜如今見,便是無情也賦詩。”可謂寫盡半開海棠的迷人風韻。但僅僅賦詩猶不能盡情,詩人進而生發奇想。“誰家更有黃金屋,深鎖東風貯阿嬌。”這里詩人運用《漢武故事》中的一則典故。漢武帝為太子時,長公主欲以女配帝,問曰:阿嬌好否?帝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詩人用此典,意在抒發自己對海棠的愛惜之意。半開海棠雖美輪美奐,但“大多好物不長久。”紅顏命薄,好景不再。有誰能用黃金屋宇,深鎖東風,讓海棠花長盛不衰呢?這突如其來的一問,既反映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摯愛,又隱含著詩人對美之幻滅的深深的優慮。從而更有力地深化了主題。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顧非熊《斜谷郵亭玩海棠花》詠海棠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