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花·雞冠》詠雞冠花詩鑒賞
洪亮吉
爾亦知時者,忘言得久安。
未應憐鎩羽,空自揭高冠。
秋實寧同味,幽花不并看。
劉琨思起舞,傾耳聽無端。
這是一首歌詠雞冠花的五言律詩。起首一句便有深意。“爾亦知時者,忘言得久安。”意識雞冠花你是知道時間的,這里將雞冠花比作雞。知時,語含雙關。既指時間,又指時務、時勢。“忘言”是說既是雞當鳴叫,而雞冠花不鳴叫,故稱其忘言。得久安,是得以長久平安之意。第二聯“未應憐鎩羽,空自揭高冠”一語是說不應憐惜自己翅膀,鎩(sha殺)羽即傷害翅膀,又空戴一頂高冠。雞冠花形同雞冠,而花枝相對顯得狹小“秋實寧同味,幽花不并看”意思是能有同味的秋實可供飲啄,幽暗的花不曾相并一看。寫雞冠花本身是花,秋實是何本亦難斷,從雞角度說當求同味之秋實,無奈同味秋實難求;從花角度說,雞冠花鮮艷奪目,幽暗之花自當不屑一顧。寫雞冠花的孤傲之態。結末一聯:“劉琨思起舞,側耳聽無端”用劉琨聞雞起舞典故。據《晉書·祖逖傳》載,劉琨和祖逖常互相勉勵,共圖大業,半夜聽到雞鳴,便起床舞劍,以示憤發圖強。這里意思指劉琨,或類似劉琨那樣有為之士想聞雞起舞,但細聽雞冠花卻寂然無聲。洪亮吉這首詠雞冠花的詩對雞冠花持態度似有微詞,從第一句便可見端倪。以忘言而求久安,空揭高冠,而對劉琨一類壯士也無驚警之用,總之,作者是緊緊抓住雞冠花似雞冠,但卻無聲或不能出聲這點引申生發,使雞冠花形象鮮明可見。
洪亮吉(1746—1809)清代較著名經學家、文學家。字君直,一字稚存,號北江,江蘇陽湖(今江蘇武進)人,乾隆進士,授編修。嘉慶時,因批評朝政,遣戍伊犁。不久赦還。改號更生居士。著作有《更生齋集》。他寫的這首詩與同題之作比較來看,自有其特點,那就是對雞冠花的抑揄口吻。同是說雞冠花寂然無聲,清張劭《雞冠花》云:“可知不羨云中響,嘿伴山窗作守雌。”同時形容雞冠花頂冠高高,張劭詩中說:“幽人側帽對談時”。可見,對同一種花同一特點,由于作者自己感情差異,或褒或貶,自不相同。而作者感情差異,又是由于作者各自經歷、地位不同所致,正是這些千差萬別才造成了詠花詩的萬別千差。
上一篇:張劭《雞冠花》詠雞冠花詩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