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其五》詠梅花詩鑒賞
日出冰澌散水花,野梅官柳漸欹斜。
西郊欲就詩人飲,黃四娘東子美家。
這首詩是詠野梅。野梅又稱之直腳梅,無人工栽培和嫁接、扦插、壓條、播種。開花較園梅為小,其香不減。但野梅常遭路人與樵夫砍折,磨難太多,仍能頑強地求生,遇臘開放。蘇軾在黃州詠《梅》,就是贊頌野梅。此詩作于杭州,亦是詠野梅。
“日出冰澌散水花”,寫春來冰解,河水推冰而流。東方太陽升起,河水中流動的冰塊,迎著陽光泛起水花。春光驅(qū)走了寒冰,氣候轉(zhuǎn)暖,給萬物帶來了生機。陽光、冰澌、水花,寫野梅開放的環(huán)境。
“野梅官柳漸欹斜”,寫野梅官柳的蓬勃生機。“漸”字是寫動態(tài),隨太陽的升起而逾傾逾斜。梅的冰霜傲骨,柳的頑強韌性,都是人所共譽。蘇軾以梅為主,為柳為輔。
“西郊欲就詩人飲,黃四娘東子美家”。當(dāng)此之時,詩人打算去西郊觀賞野梅花,同詩朋酒侶開懷暢飲。這句詩是化用杜甫(字子美)《江畔獨步尋花》的詩意。杜甫居成都西郊草堂,春暖花開,沿江畔散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化用杜甫詩意,頗有以杜甫自喻。 經(jīng)烏臺詩案后,獲得杭州知軍州事,暫時較安定。政閑之余,以賞野梅,與詩朋酒侶,飲酒賦詩,陶冶情性,表示自己對自然美的追求。而梅花滿蹊,正滿足了詩人這種審美欲望。
上一篇:《梅花·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其四》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梅花·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其六》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