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木香》詠木香詩鑒賞
晁詠之
未簾高檻俯幽芳,露浥煙霏欲褪妝。
月冷素娥偏有態,夜寒青女不禁香。
從教春事年年晚,要使詩人日日狂。
替取秋蘭紉佩好,忍隨風雨受凄涼。
這首詠木香七律贊美木香花的綽約姿容、淡雅清香。對仗工整,語言清麗,情韻深長。首聯“朱簾高檻俯幽芳,露浥煙霞欲褪妝。”寫木香花攀援而上朱簾高檻,其花掩映葉叢之中故稱幽芳。而當煙露濕重之時,其花之色顯得更加淡泊、恰似欲褪未退之妝。木香花花色本不艷麗,紫心白花,或米黃色,于露霜之中則似有若無了。詩人這一聯從木香花全貌入手,概括其花的環境和形態。緊接“月冷素娥偏有態,夜寒青女不禁香”,一聯則是對其花的進一步細致刻劃。意思是在明月照耀之下,木香花搖曳多姿,連月中嫦娥對其也頻頻含情有態。月冷夜寒之時,連青女即霜神也為之感動,不禁止木香散發其芬芳。素娥,即嫦娥。青女,神話傳說中的霜神。“月冷”、“夜寒”寫出了木香花的氣候環境,給人以清雅峻潔之感。一般花卉多是在陽春麗日之下,五彩紛呈,情感強烈。而木香花卻在冷月下,寒夜中,有態含情,清香芬芳,頗有超凡脫俗的氣韻。在描寫了木香花的形態美、清香遠的特點后,詩人筆鋒就轉入對其議論和品評。“從教春事年年晚,要使詩人日日狂。”從教:即使。意思是即使木香花年年春末開花,但其花的清香神韻也足使詩人如癡似狂,迷戀不已。詩人對木香花的感佩之情油然而生,表露無遺。并且以為“替取秋蘭紉佩好,忍隨風雨受凄涼?”木香花芬芳清遠、格調高雅,完全有資格代替秋蘭以作佩飾之物,木香花對此想來也能欣然應允的吧,人們(或者也包括木香)能忍心看著這樣美好的事物日日夜夜隨風雨受凄涼嗎?這首詩不僅寫出了木香的形態、神韻之美,贊揚了它的經風雨受凄涼,芳香清遠的品格,將其地位抬到與秋蘭相抗衡高度,而且也流露了詩人的由衷欽佩之情。寫法上用典巧妙自然含而不露,更是別有一番韻致。
上一篇:劉敞《木香》詠木香詩賞析
下一篇:張元干《浣溪沙(詠木香)》詠木香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