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丁香花》詠丁香詩鑒賞
洪遵
來自丁香國,還應世所稀。
叢生盛花葉,亂結罥巾衣。
冷艷瓊為色,低枝翠作圍。
蔓連疑銷骨,時見玉塵飛。
百花均以香艷娛人,但又各有其特質,給人以不同的審美感受和生活啟,示。丁香花極素淡,并不特別為人欣賞,而本詩的作者卻出于自己獨特的生活體驗,對丁香植于路旁角隅,與雜樹荒草為鄰,而猶能內秉奇秀獨抱芳節的特質有深深的理解,歌詠它不同凡俗的玉姿芳質,賦予它彬彬君子的神韻,寄托自己芳潔自持,鄙薄雜蕪的高情遠志,這是一首帶有傷悼情調的美的贊歌。
因為要對貌似平凡的丁香作翻新出奇的詠贊,詩篇一開始,就以奇逸的筆調,出人意表的想象,創造出一個縹緲云漢間的丁香之國,以強烈的情感力量,化平凡為神奇,寫此花“來自丁香國,還應世所稀。”詩人看到丁香那樣清雅幽香,亭亭玉立,同它周圍雜草叢生的荒蕪景象顯然不諧,于是想象這卓然獨立的奇花非人間所能有,它該是從異方的丁香之國誤落人間。這里,用“來自”一詞,寫這株丁香,從丁香國移來人間,它有天國香花的姿質,卻沒有那優越的生活環境,這樣,一面寫了丁香的珍奇,一面又寫了它的不得其所,一開篇就突出了這個矛盾,揭其寓意。次句由來自丁香國再作推想:這樣的天外奇花,在人世應倍受賞愛吧。這一面補足首句的詩意,寫其珍奇,以領攝中間四句,又以“還應”一語作推測之詞,對丁香在人間的不遇隱露端倪,同結末二句遙相呼應。
中間四句,寫丁香的花容花色。做為一株奇花,詩中突出它的繁茂和冷艷:“叢生盛花葉,亂結罥巾衣。 冷艷瓊為色,低枝翠作圍。”丁香生于貧瘠之地,但因內秉奇秀,仍生機勃發。它花葉寬大繁盛,一樹碧綠,生機盎然。一串串椎形花穗如網如結,似小鈴倒垂,隨風搖蕩。讀到此處我們可以想到清人鄒升恒描摩丁香花朵的詩句:“交網月穿珠絡索,小鈴風動玉冬丁。”不過,這十四個字僅雕繪花朵形狀,而此詩卻只用五個字就十分逼真地寫出丁香花叢綠葉掩映間,紫色花穗,垂掛紛披的整體形象。一個似有貶義的“亂”字用在這里卻恰到好處地寫出丁香的繁茂蔥蘢,作者意在筆先,似輕描淡寫,表現卻十分生動。后面寫丁香的花色仍從花、葉兩方面著筆。冷艷,即素艷,它同嬌艷不同,更別于俗艷,常用來形容清素耐寒,以風骨氣韻動人的寒梅霜菊、清蓮幽蘭等花,這些花有超塵脫俗卓犖不凡的高標雅韻,特別為崇尚操守品格的封建士人所激賞,于是詩人此處用來描繪他特別珍愛,并寄托了自己某些思想情致的丁香花。丁香耐陰耐寒,花期較早,又色淡香濃,以冷艷形容,自然恰當。瓊為赤色玉,詩人以“瓊為色”喻寫出丁香花色暗紫、光潔潤澤的清素明潔之狀,正與冷艷相應,又突出其高潔不俗的特質。然后詩人的目光從上端的葉、花下移,看到丁香花叢低生的枝條,這些花枝綠葉茂盛,圍生于外層,在下部形成翠綠的圈環。更顯出丁香的華茂。至此,丁香的形象描畫完成了:她瓊花翠圍,素雅而內秀,懷美抱節,暗浮幽香,實實不愧為來自天外花國的奇株異葩。
上面四句以具體刻畫,將首聯的詩意補足。突出盛贊之意,以強化最后兩句形成的情理反差:“蔓枝疑銷骨,時見玉塵飛。”這一聯是詩篇主旨所在。丁香資質芳潔,反遭侵害。荒穢雜蕪在它周圍蔓生牽延,要掩其香艷,扼其生機。《史記·張儀傳》曰“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此言雜穢妒芳,幾欲陷它于死地。于是,丁香零落了,不時灑下片片落英。此處從丁香的生長環境著筆,本為寫實,應是信筆寫出,但由于詩人觀察細致,理解獨到,稍加點染,便寄意頗深,自然而又獨到地表現了芳潔難于久持這個常見的主題,并使人頓生無窮聯想,由花及人,不禁感慨萬端。“疑”字用得含蓄、深穩,似輕實重。它用意不定,卻更道出“荒穢雜蕪”的險惡莫測。這一聯充滿悲劇情調,寫出美在遭受摧殘。但悲中見壯,抑郁中顯出昂揚,那丁香雖零落成塵,但芳菲不泯。詩人以“玉塵”形容丁香飄飛的落花,贊美它的芳潔,顯示美的不可玷污,難以征服,有對美質被毀的悲悼,更有對自持不屈的盛贊,創造出悲壯的審美境界。于是丁香的芳潔得到了更集中,更強烈的藝術表現。
這首詠花詩托物寫意,以小喻大,寄意十分深警,表現了作者鄙棄流俗、自持高潔的思想品格和高尚的審美情愫。詩篇就平凡的丁香詠志,但理解深刻獨到,發幽探微,翻新出奇,大有點石成金之妙。因詩旨鮮明,詩人意在筆先,表現十分出色。筆調自然,文氣內充,虛實相濟,使人深識丁香的玉姿芳質,又如見彬彬君子風范,實在是一篇描繪生動又托意宛然的好詩。
上一篇:王十朋《點絳唇素香丁香》詠丁香詩賞析
下一篇:朱思本《百結》詠丁香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