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臨江仙》詠梅花詩鑒賞
李之儀
江東人得早梅,見約探題,且訪梅所在,因攜箋管,就賦花下。
初破曉寒無限思,融融臘意全迷。春工從此被人知。不隨蜂蝶,長伴玉蟾低。縹緲云間應好在,盈盈淚濕征衣。背人偷拗向東枝。清香滿袖,猶憶畫堂西。
根據題下詩人的自注可知,本詞是一首即興作品。詩人的一位江東朋友看到了一棵早梅,不禁非常欣喜,就請詩人為之做首詞。于是,詩人便帶著文房四寶,與江東友人一同來到梅樹之下,面對梅花,欣然命筆。
詩人以擬人化的手法先從梅花的神韻開始寫起。“初破曉寒無限思,融融臘意全迷”兩句是說梅花的冰骨玉肌打破了冬季拂曉的寒冷氣氛,好似一個懷春的姝麗含情脈脈,淚眼凄楚,顯現出一種無限的深情。人們見到她,精神不禁為之一振,心里也蕩起無限情思,寒冬臘月的冷涼凍的感覺好象立即被驅散了。她在向人們傳遞春的信息,暗示人們溫暖美麗的春天就要來了。她不僅向人們報春,而且還具有高尚的節操,“不隨蜂蝶,長伴玉蟾低”。她不隨俗同庸,不慕富貴,不與眾花爭艷去招蜂惹蝶,而是長久陪伴著那潔白的月光。至此,詞的上片把一株早梅的神韻描繪了出來。她傲雪凌霜,耐寒清高;她蘇世獨立,堅守節操;她不慕榮華,甘守寂寥;這便是梅的精神氣質,又是詩人理想人格的化身。于是下片便自然而然地轉到了對于情人的憶念之上。
下片是詩人想象自己意中人獨自賞花時的情景。“縹緲云間應好在,盈盈淚濕征衣”二句是說意中人似乎就在那虛無縹緲的云霧繚繞的幻境之中,兩只秀眼淚水盈盈,滴下的珍珠般的淚水把她為正出行未歸的情人所做的衣服都沾濕了。她形單影只,孤苦伶仃,只好默默地飲泣,當實在難以忍耐的時候,只好“背人偷拗向東枝”,偷偷地來到梅花的面前,對梅花進行靜默地觀照,向梅花傾述自己的委屈與苦衷。由于佇立時間的長久,她的衣袖里都注滿了梅花那清幽的香氣。她久久地佇立,在想什么呢?原來又回憶起在畫堂西側與情人幽會時的幸福情景。應當指出,“猶憶畫堂西”一句是暗用李商隱《無題》詩中名句“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的語意,顯然是指男女情人之間的幽會。但此句比原詩顯得更加凝煉含蓄,只點出會見的地點而略去其它,給讀者留下以充分想象的余地,余味無窮。
梅花有多種,本篇所詠為“早梅”。早梅在冬至前就開花,比其他梅花都早,所以得此名。本詞詠梅的特點是略形而取神,不寫梅花的形狀、色彩、姿態,而從她那“無限思”的神態下筆,寫盡其高潔、孤傲的品格。下片則由梅到人,以梅象征情人的貞潔,又以人反襯出梅的孤傲。兩相映襯,相得益彰,更突出了梅花的可敬可愛。
上一篇:馮山《山路梅花》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蘇軾《梅花二首》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