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路梅花》詠梅花詩鑒賞
馮山
傳聞山下數株梅,不免車帷暫一開。
試向林稍親手折,早知春意逼人來。
何妨歸路參差見,更遣東風次第吹。
莫作尋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此詩寫山路梅花為旅人帶來春意盎然的愉悅心情。
首聯寫作者在歸途中聽說山下有數株梅花正含苞怒放,便停車開帷欲前往觀賞。古人宦游在外,回鄉探親機會較少,一旦踏入歸途,便急于早日到家同親人團聚,真可謂歸心似箭,因而一般人在歸途之中絕無觀花賞景的興致。但我們的詩人聞聽山下有梅花盛開,便不惜拖延歸程,前往觀之。足見詩人喜愛梅花的情懷雅興。同時,詩人聞梅、探梅之逸興又反襯梅花為寂寞山路增添光彩,為長途旅客奉獻情趣,可知這數株梅花是多么珍貴!
頷聯寫詩人折梅、賞梅的愉悅情懷。詩人為車馬擁眾的官員,但他不是派隨從去折梅來賞玩,而是停車出帷,身臨梅邊,親手攀折,足見其對梅花的珍重。正因如此,詩人才感到在剛要折梅時,就有一股泌人心脾的春意向他襲來,使他享受到春天的芳情美意。
詩人在得到春意美的誘發之后,在頸聯中又進一步提出了新的設想和企望:最好在歸途中經常不斷地出現山路梅花,而且還須要東風依次陸續把她們吹開。這一路春風一路梅的奇思妙想,體現了詩人的高情雅韻。
尾聯是詩人對山路梅花的崇高頌贊。詩人說,這山路之梅不是以色香動人的平常之花,她一年一度帶來江南春信,給游子帶來無限的溫情和慰藉。結句“江南音信隔年回”委婉含蓄,包蘊著折梅寄遠的古老佳話。據《荊州記》載:“陸凱與范曄相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與曄,并贈詩說:‘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從此梅花成為江南春色使者。詩人馮山,本江南安岳人氏,故對此山路梅花更具特殊情意。詩人通過聞梅、探梅、折梅、賞梅、祝梅、贊梅,表現出喜梅愛春的南國深情。
本詩為歸途即興之作,其妙處在于把詠梅和遣懷結合起來。詩人不寫梅花紅粉潔白之色,不寫暗香浮動之芳,又不寫疏影橫斜之姿,專寫其江南春意之魂,并從中寄寓鄉井之思和清懷雅興。此詩為七律,韻律諧美,對仗工整,頷聯為流水對。全詩多用虛字,思致活潑,語言平暢。其風格清新自然,確為詠梅佳作。
上一篇:王令《梅花》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李之儀《臨江仙》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