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蘭》詠蘭花詩鑒賞
徐渭
莫訝春光不屬儂,一香已足壓千紅。
總令摘向韓娘袖,不作人間腦麝風。
這首七言絕句,詩人借詠蘭花表達了他清高孤傲,不媚世阿俗,不與封建統治階級妥協的高尚情操。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蘭花壓倒群花的最主要特點——清香。“莫訝春光不屬儂,一香已足壓千紅”,是說蘭花莫要驚異春光不屬于你,你的沁人心脾的清香,只此一點便勝過那萬紫千紅的群花了。世所共知,蘭花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盆栽觀賞花卉,葉叢生線形,早春由葉叢間抽出數干花莖,莖端開淡黃綠色小花,花香清幽悠長。蘭花沒有桃李之絢爛,沒有牡丹之富麗,在群芳爭艷的春光中,蘭花是不突出的,所以詩人說“莫訝春光不屬儂”。但中華民族卻喜歡它,幽人高士更用以自況,這是因為它不僅有纖長柔韌碧綠如浪的葉,更主要是它有獨特的沁人心脾的幽香。這幽香足以使人洗囂去塵,清心暢神,這便是它高出于艷俗群花的地方,所以詩人說它“一香已足壓千紅”。
詩的后兩句借賈午偷香的典故,進一步寫出了蘭花超凡脫俗的奇香異韻。“總令摘向韓娘袖,不作人間腦麝風”,是說縱使摘下蘭花,放在韓娘賈午的衣袖里,也不同于凡世間龍腦麝香等普通香料的香味。韓娘,即賈午,韓壽的夫人。賈午偷香的典故出于《晉書 ·賈充傳》和《世說新語·惑溺》。據載,晉代賈充辟韓壽為掾吏,韓壽姿容俊美。賈充與諸吏聚會之時,賈充之女賈午于內屋窺見韓壽,心慕悅之,婢女暗通殷勤,二人遂成其好事。賈午于是偷了晉武帝賜給她父親的外國所貢的奇香,送給了韓壽。此香極奇特,一著人則數月不歇。韓壽身上有此奇香之氣,被賈充偵悉了解,于是把女兒嫁給了韓壽。詩人借這個典故是為了說明蘭花不同于凡俗百花,蘭花的奇香異韻非人間一般花卉可比。
這首詩,顯然是詩人借花詠志,以蘭花自況。詩人是有明一代的一位奇人奇才。他的水墨畫在我國繪畫史上有著突出的地位。他有意識地用水墨作畫,甚至采用潑墨畫法,不重形似,但求神韻,大刀闊斧,縱橫睥睨,打開了近代大寫意這一體派。他的水墨畫深得鄭板橋和齊白石的推崇。鄭板橋刻有“青藤門下走狗”的印章。青藤即徐渭之號。齊白石也說:“青藤、雪個(朱耷)、大滌子(石濤)之畫,能縱橫涂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三百年前,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余于門外餓而不去,亦快事也。”徐渭不僅是位杰出的書畫家,而且是位杰出的文學家。他的戲曲和戲曲理論著作有《四聲猿》、《歌代嘯》、《南詞敘錄》、《舊編南九宮目錄》、《十三調南曲音節譜》等,都是我國戲曲史上的不朽著作。他的詩文成就也很高,袁宏道稱他“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把他列為明代第一。徐渭確是一位超絕群芳、卓立一時的奇才。然而他仕途不遇,八次應試皆不第,除在總督東南七省軍務的胡宗憲幕府當了五年幕僚外,一生教授生徒,放浪山水,寫詩作畫,過著極貧寒的生活。徐渭不僅是位奇才,而且是位奇人。守志不阿,磊落疏蕩,不與富貴人交,不喜禮法之士。袁宏道在《徐文長傳》中說:“文長眼空千古,獨立一時,當時所謂達官貴人、騷人墨客,文長皆叱而奴之,恥不與交。”“晚年,憤益深,佯狂益甚。顯者至門,皆拒不納。當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徐渭就是這樣一位孤高傲世、不與封建統治者合作的耿介之士。他謳歌蘭花,他自己也就是一株空谷幽蘭,雖春光不屬,但其奇香幽韻非人間腦麝可比,足以壓倒萬紫千紅。這就是他高出群芳之處,高出世人之處。
托物詠志,純用比興,是這首詩的主要特色。贊美蘭花“一香已足壓千紅”的奇香異韻,正是自賞絕世超群的出眾才華;贊美蘭花“不作人間腦麝風”的孤標特立,也正是自賞守志不阿的清節傲骨。另外,巧妙靈活的用典,也給這首詩增加了色彩。
上一篇:沈周《題玉蘭》詠蘭花詩賞析
下一篇:張九齡《感遇(其一)》詠蘭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