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卜算子詠梅》詠梅花詩鑒賞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古代詠花詩詞有兩種:一種是借所歌詠的花草作為比擬和象征,寄托另外的寓意和感情;另一種是本意就在于刻畫所歌詠的對象。宋代著名的詩人陸游的這首《卜算子·詠梅》則屬于前一種。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手法,用梅花來比喻自己;借以表現自己的信念和品格。
這首詞中所歌詠的梅,不是游人云集的園林中的梅,也不是文人雅士庭院中的梅,而是生長在“驛外斷橋邊”那窮鄉僻壤的一株無人理睬的野梅。“驛”是指古代的驛站,是遠離繁華城市的地方,而這株梅樹尚不屬于驛站,她生長在驛站外的一個斷橋旁,可見那里是怎樣的荒涼偏僻了。身處這樣的環境,她只能“寂寞開無主”。她只身孤影,自開自落,無人前來觀賞,也沒有人養護。這里以“寂寞”一詞把梅當成人來描寫,使之人格化。“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黃昏的降臨和自己的無依無靠,已經使她陷于愁苦之中,可她的苦境并非僅僅如此,同時又要遭受風吹雨打的摧殘。花而知愁,自然也是擬人的手法。“已是”和“更著”并列使用,更形象地描繪出這株野梅的悲慘境遇。
環境如此險惡,遭遇如此不幸,那么,這株野梅是如何對待這一切的呢?請看詞的下片。“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這里的“無意”,是不打算的意思;“苦”,這里是說千方百計、費盡心思。有些花在費盡心機地賣弄姿色,希圖在裝點大地的春色中爭一席之短長,可這株野梅卻全然沒有這樣的念頭。自己不但不去爭春,而且對于百花的庸俗忌妒,也不屑一顧。作者雖沒有從梅花的外貌來描寫,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看到她無比美麗的形象及純潔自愛,不入俗流的高貴品質。
在這首詞中,梅的可貴之處,不僅表現在她盛開于枝頭的時候,也表現在她凋落在地面以后,“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零落”,是指梅花凋落在地。這株野梅花雖然凋落在地,被軋成了泥,美麗的形體不復存在,但那沁人心脾的馨香仍象盛開時那樣,久久不散。
這飽受摧殘、孤芳自賞、化粉猶香的梅花,實際上是陸游的自我寫照。這首有寄托的詠物詞的成功,取決于寫物的傳神、比擬的貼切和寓意的深遠。
上一篇:陸游《梅花絕句》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范成大《霜天曉角梅》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