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鳳仙》詠鳳仙花詩鑒賞
呂兆麟
小卉名金鳳,簪來云鬢秋。
滋榮極蕃衍,情韻入溫柔。
染指色愈艷,彈琴花自流。
不須呼菊婢,羽客盡多愁。
這是一首歌詠鳳仙花的五言律詩。第一聯“小卉名金鳳,簪來云鬢秋。”寫將金鳳花摘來簪在頭上。說鳳仙花是小卉,表明此花在花中地位低下。“滋榮極蕃衍,情韻入溫柔。”說這小卉雖然稱小卉,但卻易繁殖,《花鏡》說它“五月開花,子落地復生,又能作花。”其情韻也是溫柔可人,因其形如飛鳳,所以用溫柔來形容它的情韻,具有女性之美。“染指色愈艷,彈琴花自流。”則寫鳳仙花又名染指花一事。古時婦女用鳳仙花瓣(多為紅色)加明礬搗碎后涂指甲上,一般在夜間進行,即涂上綁好之后,晚間少活動可保持一宿染色時間。使鳳仙花之色牢固依附指甲上。元楊維禎《染甲》詩寫道:“夜搗守宮金鳳蕊,十指盡換紅鴉嘴。閑來一曲鼓瑤琴,數點桃花泛流水。”最后一聯“不須呼菊婢,羽客盡多愁。”是為鳳仙花因在花譜品級低下鳴不平。宋人張耒曾說金鳳乃婢妾。“鳳仙花又名為“菊婢”。呂兆麟認為不須呼菊婢,羽客,此處即指鳳仙,盡多愁,因不被人所理解而致。
呂兆麟這首詠鳳仙花詩描述了鳳仙花易繁衍,有情韻,可染指等特點,并為鳳仙花被稱菊婢而鳴不平,在藝術手法上,平鋪直敘,并用前人之典,語意雙關,是較好的詠鳳仙花詩。當然,詠物詩之上乘者應是不僅狀物逼真傳神,使讀者有親見之感,還應有寄托,給讀者以啟迪與深思。但是,物性各異,詩人觀察角度不同,無所寄托者也未必不能算是詠物詩的佳作。僅就詠鳳仙花詩來說,有的以寫其情韻見長,有的以贊其易蕃取勝。呂兆麟這首詩是寫得比較全面的一首。有的就是僅就一點發揮。如宋代歐陽修《金鳳花》:“憶繞朱欄手自栽,綠叢高下幾番開。中庭雨過無人跡,狼籍深紅點綠苔。”寫其敗落之跡,殘紅點綠,自是一番景象。宋代楊萬里《金鳳花》:“細看金鳳小花叢,費盡司花染作工。雪色白邊袍色紫,更繞深淺四般紅”。僅就鳳仙花之艷麗多俏這點來精雕細刻,寫得維妙維肖、生動活潑,令人賞愛不已。相形之下,面面俱到、追求全而詳就難以突出重點,也就難以給人留下鮮明印象。呂兆麟這首詠鳳仙花的長處是全面、其短處也正在此。前人有詩作可供借鑒是好事也是難事,要想創新和突破實在不易,我們自然不必苛求。
上一篇:嚴易《鳳仙花》詠鳳仙花詩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