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菊花》詠菊花詩鑒賞
鄭燮
松柏縫個破瓦盆,提筆無心畫有心。
想因會得淵明性,爛熳黃花著一墩。
這是鄭板橋在自己畫的一幅菊花圖上題的詩。中國的花鳥畫是講求寫意的,特別是鄭板橋這樣一位打破了清初畫院派風格的畫家,他的畫已經是一種人格和智慧的體現。他在寫意的畫上題寫的絕句也是即興和寫意的。中國畫講求詩書畫一體,畫家的人格與修養不僅僅通過畫和書法的線條、色彩等藝術形式體現出一種韻味與節奏,而且畫上的題詩內容是畫龍點睛的一筆。如果你把欣賞畫當作參禪的話,題畫詩就是禪師下的偈語。
現在再從中國文化的背景來看看中國人對菊花的認識,這會有助于我們對這首菊花詩的鑒賞。
菊花是帶藥性的植物,而早期的巫術和道教中萌發了原始的醫學,所以菊花被視為仙草神藥,因而帶有高貴的品質。所以《神仙傳》中說有人吃了菊花成仙,《抱樸子》說用菊花做一種丹藥,吃了能活五百歲。這種思想也進入了中國的風俗中,《西京雜記》就記載九月九日重陽節時,“飲菊華酒,令人長壽。”菊花又是晚秋之花,所以也象征老人的長壽。鄭板橋也有一首題菊石圖的詩,體現了這種思想:
南陽菊水多耆舊,此是延年一種花。
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鬢變成鴉。
用菊花的這種宗教意義上的高貴品質來比喻人格,大概始于屈原的《離騷》,其中提到“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屬于美人香草一類。然而在中國文化中,菊花象征的人格更多的是陶淵明式的。因為陶淵明曾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體現了對自然,對自性情的一種“悟”的境界。《續晉陽秋》中說:“陶潛無酒,坐宅邊菊叢中,采摘盈把,望見王弘遣送酒,即便就酌。”陶潛與菊花已混為一體了。因此中國人把梅蘭竹菊列為四君子,代表了中國理想人格的四個方面。菊花則象征了淡泊、隱逸、真率,有獨立品格并體現了某種自然空靈的境界。
在這樣的前提下,理解鄭板橋的詩,我們就會發現鄭板橋是體會了這種境界的,所以詩中也說“想因會得淵明性,爛熳黃花著一墩。”可見這幅畫是表現陶淵明式的真率自然的品格的。
詩的第一句“松柏縫個破瓦盆”和最后一句“爛熳黃花著一墩”,點出了這幅畫的構圖:一叢開得很好的黃色菊花生長在松柏的殘斷的根部,這松柏的“破瓦盆”,也象征了菊花或君子生活在貧寒和淡泊的環境中。但由松柏的品質我們也可以聯想到這個環境也是堅強和高尚的,同樣體現了菊花或君子的品格。然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中,菊花仍遵循自然的法則天真爛熳地開放,喻示了君子內心的真率與充實。這種境界是一種悟見了宇宙本體的境界,是不受世俗穢物的影響而保持的一種內心清靜的境界,是與自然合一的境界。宋代有個叫趙州和尚的禪師說了幾句偈語,可以幫助我們印證這個境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作為一個畫家,鄭板橋還把這種自然而然的精神體現在藝術創作過程之中。“提筆無心畫有心”一句,告訴我們菊花是有“花心”的,而畫家卻無“畫心”。這種自然、寫意、傳神也是中國古代藝術的真諦所在,因此這首菊花詩的境界不僅僅是人格的境界、自然的境界,同時也是藝術的境界,這大概是欣賞這首詩的關鍵所在吧。
上一篇:袁宏道《閏九月菊》詠菊花詩賞析
下一篇:吳敬梓《惜秋華傷菊花紅葉》詠菊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