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丁香和韻》詠丁香詩鑒賞
鄒升恒
春空煙鎖綴星星,兩樹瓊枝占一庭。
交網月穿珠絡索,小鈴風動玉冬丁。
傍檐結密人難拆,拂座香多酒易醒。
只恐天女散無跡,擬將湘管寫娉婷。
這首丁香和韻系和別人之韻而作。
“春空煙鎖綴星星,兩樹瓊枝占一庭。”說庭前有兩樹丁香花正當春氣動、云煙重時,丁香花開如星星點綴,使庭院頓時生輝。“交網月穿珠絡索,小鈴風動玉冬丁。”一聯是描繪丁香花一簇簇在月光下就象一串串珍珠穿結在一起。風一來,就象小鈴鐺一樣搖曳,發出玉石撞擊一般的丁冬丁冬聲響。這種描寫有十分明顯的想象成份。是由其形似鈴而聯想到玉般鈴鐺聲,這種聯想與前句中“珠絡索”也一脈相承,形似珠玉,聲也似珠玉。都給人玲瓏剔透的印象。詩人面對庭前丁香花開先寫其外在形狀,接著就說:“傍檐結密人難拆,拂座香多酒易醒。”由其形轉而寫其香味。丁香花又名百結花、丁香結,詩人說這兩樹丁香開滿花,多如繁星點綴,又好象是倚傍檐下的千結萬結,人是難以拆開的。陣陣香氣飄來,使飲酒過多者也有清醒之意。明代謝榛《四溟詩話》曾引元人范德機話說:“絕句則先得后兩句,律詩則先得中四句。當以神氣為主,全篇渾成,無饾饤之跡,唐人間有此法。”可見中間兩聯的重要。鄒升恒這首詠丁香詩的中間兩聯,應當說還是略有刻意求工的痕跡的,但其中“傍檐結密人難拆,拂座香多酒易醒”句頗得渾然天成之妙。結末以“只恐天女散無跡,擬將湘管寫娉婷”來表露自己愛丁香花之情,唯恐這花時已過,無處覓尋,打算以湘管即毛筆,繪其形以常存。娉婷本指女性姿態之優美,這里用來說丁香花的美好形象。
丁香花素以香氣馥郁聞名。元好問有詩詠道:“香中人道瑞香濃,誰信丁香嗅味同。一樹百枝千萬結,更應薰染費春工。”又以百結花為名,陸龜蒙《丁香》詩說:“江上悠悠人不問,十年云外醉中身。殷勤解卻丁香結,從放繁枝鼓誕春。”這是各以詠香、詠形為其特點的詩作。鄒升恒名氣遠不及元好問、陸龜蒙,他的這首詠丁香花若以平實二字論定還是妥當的,他既寫形,又寫其香。用的七言律詩形式,顯得莊重典雅,不象陸龜蒙、元好問所寫絕句那樣婉轉暢達,這同絕句與律詩之間形式本身差異有關的,不能完全歸之于才情。
上一篇:納蘭性德《五律丁香》詠丁香詩賞析
下一篇:陳至言《詠白丁香花》詠丁香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