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菊》詠菊花詩鑒賞
秋瑾
鐵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澤志徒雄。
夭桃枉自多含妒,爭奈黃花耐晚風?
秋瑾的這首詠菊詩,可以說是一首與前人不同的托物言志詩。說其不同,是說所言之志不同,民主革命家秋瑾借詠菊抒發民主革命斗士的雄心壯志。當然,詩中也流露出早期民主革命者孤獨悵惘的情緒。
“鐵骨霜姿有傲衷”,是說菊花卓然挺立秋風之中,姿色如霜,花朵如鐵骨支撐,顯示著它那風骨堅強,品格高潔的本性。“不逢彭澤志徒雄”,可惜呀! 沒遇上以菊為友的彭澤令陶淵明,菊花徒有雄心壯志,生不逢時。
秋瑾十八歲嫁與湘人王廷鈞,次年隨夫到京。從小就不甘心忍受封建家庭束縛的秋瑾,在這里接受了民主革命的影響,熱切地向往著民主自由,頑強地與封建勢力搏斗著。這與那鐵骨霜姿迎風挺立的菊花多么相似啊! 然而,身為一個弱女子,雖有藐視舊俗高遠志向,卻難以被世人理解。女詩人嘆惜生不逢時、開不遇陶令的菊花,不正是婉惜自己徒有高遠志向,而無用武之地嗎?
“夭桃枉自多含妒,爭奈黃花耐晚風?”菊花在風霜中傲然怒放,超世不凡,可是它并不是與同類爭高下呀!你看,它既不與百花爭春,又未曾與同類斗妍。妖妍的桃花呀,你何必要生妒意呢?嫉妒又有什么用,難道你也能象菊花那樣,經得起涼秋的晚風嗎?
從“不逢彭澤”之嘆到不顧夭桃之妒,詩人的內心世界已經展露無遺。她的高潔志向還不被人理解,恨無知音,不自覺地流露出悵惘之感。這與詩人《重陽志感》一詩中“無端身世茫茫感,獨上高樓一舉觴”的情調是一致的。
這首詩體現著詩人早期的風格。后來,在民主革命斗爭實踐中,秋瑾覺悟不斷提高,意志日趨堅強,詩的格調隨之發生變化,一掃孤獨悵惘,而代之以慷慨激昂。
上一篇:高繼珩《浣溪沙干菊》詠菊花詩賞析
下一篇:顧非熊《萬年厲員外宅殘菊》詠菊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