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詠菊花詩鑒賞
李商隱
陶詩只采黃金實,郢曲新傳白雪英。
素色不同籬下發,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開云母,帶露全移綴水晶。
偏稱含香五字客,從茲得地始芳榮。
這首詩作于會昌四年(公元844年)。這年春天,李商隱全家遷到永樂(今山西芮城附近)居住。此地處于中條山南麓,黃河北岸,有山有水,風光秀麗。詩人來到這里后生活很清閑,因為在這一期間他因居母喪而去官在家安住,暫時遠離了復雜的政治舞臺,住“蝸牛舍”,飲松醪酒,又弄琴笙,賞花草,游山玩水,吟詩作賦,此詩就是詩人當時悠閑心境的反映。
菊花歷來是詩人筆下的愛物。東晉陶淵明就以愛菊聞名。尤其他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千百年來膾炙人口,更抬高了菊花的“身價”。不過人們賞菊,多數人喜歡黃色的金菊。而不大喜歡寒素的白菊。唐人也是如此。劉禹錫就在詩中寫過當時“家家菊盡黃”(《和令狐相公玩白菊》),雖有夸張,但卻反映出大多數人的嗜好,因為“白花冷淡無人愛”(白居易《白牡丹》),而李商隱這首詩則專為白菊寫照,極言其美。
詩一開頭便寫道:“陶詩只采黃金實,郢曲新傳白雪英?!薄皩崱奔椿?。晉代潘尼《秋菊賦》中就有“真人采其實(花)”之句。“英”也指菊花。屈原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的詩句。“郢曲”與“白雪”都是用典。宋玉《對楚王問》中說:“客有歌于郢(楚國都城)中者,……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痹娙擞X得:東晉陶淵明在他有關菊花的詩作中只寫黃菊,不寫白菊,似乎不大公平(其實不是不寫白菊,我國漢魏及兩晉還沒有培育出白菊),所以現在馬郎中移栽白菊,并以白菊賦詩,真是難能可貴,其詩作如同《陽春白雪》之曲那般高雅,和者蓋寡啊!
接下去,詩人便著力刻畫白菊之美。三、四兩句:“素色不同籬下發,繁花疑自月中生”主要刻畫白菊之色,而“移”字也隨手帶出。就色而言,白菊冰肌雪骨,如白玉琢成,似秋霜初降,確實不同于籬下生長出來的黃菊。它那晶瑩潔白、玲瓏剔透的花朵似乎是從月宮生長出來的,哪是人世間的凡花俗卉呢?
五、六兩句又一分一合更細致地描寫白菊:“浮杯小摘開云母,帶露全移綴水晶?!薄靶≌笔欠珠_來看,“全移”是合觀一體。此處詩人采取他貫用的寫作手法,繞開描寫對象本身,別出心裁,以他物出之。因為“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實而難巧?!?《文心雕龍·神思》),如果直接描寫白菊本身容易直白無味,所以詩人便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物之白者以喻白菊,浮杯小摘,即分開來仔細觀看,它晶瑩剔透,如同云母一樣玲瓏。再“帶露全移”,從整體上觀察,那潔白純凈的花瓣上帶著一串串透明的露珠,真如水晶一般明亮。這一聯筆法精妙,極盡白菊之態。
七、八兩句:“偏稱含香五字客,從茲得地始方榮?!敝刭潛P馬郎中其人及其移植白菊之事。清人陸昆曾評論這兩句詩的時候就說:“含香句,謂花與人稱。一經郎中移植,便慶得地。而芳榮自此始矣?!?《李義山詩集注》)?!昂恪迸c“五字客”都是用典?!稘h舊儀》中說:在漢代,尚書郎奏事于光明殿。而殿中用胡粉涂墻壁,尚書郎“趨走丹墀,含雞舌香(即今丁香),伏其下奏事?!绷頁妒勒f新語》所載,魏司馬景王命中書令虞松作表,虞松寫完后上呈,卻不合景王之意,讓他再行改定。但虞松思路枯竭,半天不能更改,心想此事,面帶難色,當時鐘會見之便拿過來看,為他改定了五個字,虞松心悅誠服。再送景王之時,景王驚問虞松,虞松吐實之后,景王嘆道:“如此大才,應予重用?!贝颂帯昂恪迸c“五字客”是贊揚馬郎中其人。白菊為大多數人所不賞,現在卻遇到馬郎中這樣如鐘會一樣文采風流的知音,從現在起,生得其地,可以一顯芳榮了。
這首詩句新意美。表現在:詩人寫白菊之色不從白菊本身著筆,而是發揮豐富的想象,運用恰當的比喻來形容之。先是疑白菊生自月中,后又用云母水晶來比方。新穎別致,翻空出奇。同時,本詩又使用了一些典故,委婉含蓄地贊美馬郎中,又使此詩“味無窮而炙愈出,鉆彌堅而酌不竭” (《韻語陽秋》),美不勝收,
上一篇:駱賓王《秋菊》詠菊花詩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菊》詠菊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