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菊花》詠菊花詩鑒賞
徐夤
桓景登高事可尋,黃花開處綠畦深。
消災避禍君須采,冷露寒霜我自禁。
籬物早榮還早謝,澗松同德復同心。
陶公豈是居貧者,剩有東籬萬朵金。
菊花見于我國古代典籍距今至少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禮記·月令篇》曰:“季秋之月,菊有黃華?!边@大概是有關文獻中最早的記載。而作為詩語寫入文學作品則幾乎始于同一時期?!?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chuci/20181029775.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離騷》中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雖然當時菊花在文學中表現的意象還很單一,但似乎也已象征性地表達了含蘊著君子潔身自好,以“餐菊”來修養性情的美好愿望。自漢魏以來,文人以菊為題吟詩作賦已不為鮮見。而這類詩賦仍一如既往地保持著“于彼華方,食天地之貞氣,吸日月之淳光”的風范和意蘊。如范至能《菊譜》嘗謂:“山林好事者,或以菊比君子,其說以為歲華委婉,草木變衰仍獨灼然秀發,傲睨風露,此幽人逸士之操?!奔皷|晉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歸隱田園,采菊東籬,并寫了不少隱逸超然的詩文,因而其人品詩品深得后人羨仰。一般說來,唐人寫菊大都受陶詩風格的影響。但也有例外,如黃巢《菊花》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逼渥掷镄虚g不僅毫無歸隱之意,而且鋒芒畢露,充滿了濃烈的戰斗氣息。
這首詩情境悠暢雋永。因為句中提到了陶公,所以可見受陶詩影響的痕跡,但又決不落陶詩窠臼。從整個詩所表現的內容來看,它一改詠菊詩抒寫性情“沖淡閑遠”的風格,比物興言,形象而生動地體現了詩人的感遇之思。因此,與其說是詠菊,毋寧說是詠懷。
首句“桓景登高事可尋,黃花開處綠畦深?!睔v史上桓景登高賞菊之事廣為世人傳說,其遺風至唐代歷久不衰。這里詩人以菊懷古,而追尋之意則在于引發古之幽思,并表明自己在志趣上與先賢的某種契合。接著由“黃花”入景,點染于綠畦深處,其色彩對比顯得相當的明艷奪目。詩句中特別用了一個“深”字,拉遠了賞花人的視野,從而構成一個廣闊完整的畫面。
“消災避禍君須采,冷露寒霜我自禁”二句,寫菊花的象征意味。據楊炯《庭菊賦》稱:秋菊落英有“蠲邪滌瘵”的效用。這里詩人以勸君采菊之口,表達了自己對菊花的熱愛,并顯示出自己以菊為伴,在寒霜冷露中聊以自慰的清貧而不自棄的幽情逸緒。
上面四句不是就菊花本身進行描寫,而是著重于寫詩題以外人的感受。盡管每一句還有著相對獨立的意思,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張揚著菊花的神采和精神。
接下來“籬物早榮還早謝,澗松同德復同心?!边@兩句詩,前一句感時傷懷,抒發了一片惜花之情;后一句則突發奇想,以攀撐于澗巖的松柏作比,進而說明籬園菊花雖然生命短暫,但它所昭示的品德和生活價值卻同樣是地久天長的。讀者由此更不難理解詩人對于真正的人生意義的憬悟。
結尾“陶公豈是居貧者,剩有東籬萬朵金?!背惺拙浠妇暗歉哔p菊之事,言及陶公并再度系慨于懷古之情。意思是說,當年陶淵明歸隱田園,以采菊自得其樂,不求功名富貴,其實他也并非一貧如洗。如今東籬萬朵金菊煌煌盛開,這難道不正是陶公給后人留下的最宏富的“遺產”嗎?!
總括起來講,這首詩從幾個側面反映了詩人對菊花獨特的思想感受,其藝術表現具有深微的象征意味。同時,由于其隱喻性與思想性的完美統一,因而在某種程度上拓展了詠菊詩的境界。細讀之,真所謂“猶有騷人之致焉”。
上一篇:張蠙《白菊》詠菊花詩賞析
下一篇:黃巢《不第后賦菊》詠菊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