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凌霄花》詠凌霄詩鑒賞
楊繪
直饒枝干凌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
不道花依他樹發,強攀紅日斗鮮明。
楊繪是綿州人,字無素,生活在北宋中葉。仁宗時進士及第,歷任開封府推官等職,很有聲望。神宗朝累官翰林學士。元祐初以天章閣待制知杭州卒。他“為吏敏強,性疏曠,表里洞達,每事一出于誠,為時所重”(參見《中國人名大辭典》1286頁)。
詩如其人,本詩所表現的人生價值觀也是很曠達的。凌霄花在諸多詩人的筆下遭到貶斥否定,但在楊繪的這首詩中卻得到了贊揚。
“直饒枝干凌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兩句是說,縱使凌霄花的藤蔓繞著樹木的枝干爬得很高,簡直要超越到云霄以上,但她還有根莖與地表緊緊連接著。這句話語意上的重點在于凌霄花雖然攀援他物,但必竟有自己的根基,與其它寄生植物迥然不同,在某種意義上它便具有了相對的獨立性。“直饒”一詞中的“饒”當是“繞”字的假借字,是個動詞。這樣,“枝干”可解釋為凌霄花所依附之樹木的枝干,否則,“枝干”只能是凌霄花的。而凌霄花是藤本植物,主要靠藤蔓纏繞他物爬行,習慣上不稱“枝干”。而且這樣解釋的話,“直饒”一詞與對句的“猶有”一詞在結構上也相同,都是副詞加動詞。
后兩句贊美凌霄花自身的美麗。據《群芳譜》載,凌霄花“大如牽牛,花頭開五瓣,赭黃色,有數點?!逼浠ㄓ忠约t色或桔紅色為最多。紅色、桔紅色、赭黃色這幾種顏色可以分別表現在不同時間、不同情景下的太陽的顏色。因其美麗而又接近日色,所以詩人才寫道不要說凌霄花是依附在別的樹木上開放,但她本身畢竟還是極其美妍動人的。看吧,她正在高高的樹梢之上,好象要與紅日比個高低,比一比到底是誰鮮艷明麗。這個形象的攝取很高明,用紅日做正襯突出凌霄花,既表現其位置之高,又表現出其色彩的鮮艷奪目。藝術畫面極生動感人,具有很強的美感作用。
這樣,如果把全詩綜合起來我們就會發現,詩人是站在肯定的立場上選擇了凌霄花的兩個特征來加以贊美的。前兩句重點在于說凌霄花雖然爬得很高,但終究還有自己的根基在地上,即她不是寄生的;后兩句的側重點是說其花朵雖然依托于他樹之上而開放,但她的自身畢竟非常艷麗,可以與“紅日斗鮮明”,這與那些只會攀附他物而本身又極丑陋的物象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鑒于這兩點分折,可知詩人是個豁達大度不拘小節之人。如再進一步也可做這樣的理解,即詩人在這里是借助凌霄花的形象向讀者暗示了這樣的一種人生哲理:只要本人的內在素質很好,只要自我品行端莊,那么適當借助外力,借助客觀環境也無可非議。看一個人,不應僅看他依附于誰,屬于那一個集團,而要看他本人到底怎么樣。自我認識應如是,認識理解他人亦應如是,這倒是較有道理的。
上一篇:曾肇《凌霄》詠凌霄詩賞析
下一篇:洪適《凌霄》詠凌霄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