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小重山令白蓮》詠荷花詩鑒賞
胡成浚
池館涼生欲曉時, 輕盈花片墜、 漾圓漪。 風清月白那人知, 蘭旗杳、應是洛神歸。素襪認還非,惟余絲縷縷、鎮相依。溪煙無際水禽啼,扶幽夢、重上冷香枝。
天光漸曉,池館生涼,在初秋之夜微風的吹拂下,池中的白蓮已紛紛凋謝,片片花瓣飄落在池面上,漾起重重漣漪。這就是胡成浚的《小重山令》首先為我們描繪的一幅無聲的畫面。白蓮夏盛秋衰,詞人不贊其盛而賦其衰,這就決定了全詞溫柔繾綣的抒情基調。接下來“風清月白那人知,蘭旗杳、應是洛神歸”兩句,啟動聯想,形象地描繪出池面葉殘花謝的沉寂景象:蘭旗飄渺,在眾神的陪護下,滿身縞素的洛神正飄然而去。“蘭旗”指洛神出游時的儀仗,曹植《洛神賦》中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之句;《楚辭·湘君》中寫湘水之神也曾道:“薛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曹氏最初描寫洛神“灼若芙蕖出綠波”,后人則每以洛神為蓮花、水仙等喻體。詞中的這一比喻情調委婉,生動地刻畫出白蓮凋謝時悵惘沉郁的神態。
過片仍以比喻手法運筆,上下兩片意脈不斷。“素襪”一詞取自《洛神賦》中“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句,既與過拍的“洛神”相連貫,又與詠題相吻合。池面上飄落的白蓮已模糊難辨,愈顯孤單寂寞,只有池中的藕根與其相伴。這縷縷藕絲也正托寓著詞人的綿綿情思。結尾的“溪煙無際水禽啼,扶幽夢、重上冷香枝”兩句,調動想象,創造出一種空茫的意境。水面曉霧蒙蒙,安歇了一夜的水鳥亮開婉轉的歌喉,仿佛殷切地呼喚著失落的花魂;伴著清風白月,飄落的蓮花在朦朧的曉夢中重又飛上凝香的枝頭。這豈止是蓮花的幽夢,也是詞人美妙的幻想。
賦詩填詞,總離不開聯想和想象。這首小令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句話,卻不乏聯想和想象之筆,尤其結尾一句將花擬人,運思精微細密,更平添了詞的余味。
上一篇:史蟠《水龍吟白蓮》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柳宗元《芙蓉》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