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怨王孫》詠荷花詩鑒賞
李清照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這首詞寫于詞人的少女時期。此時,清照正當青春妙齡,開朗活潑,天真爛漫。她不甘于深閨獨處,有時在花園里蕩秋千,有時到郊外欣賞風光。這首《怨王孫》寫她暮秋游覽荷花湖見到的美麗景色,抒發了詞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上片,詞人以飽滿的感情,對荷花湖的暮秋景象作了概括的勾勒。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痹~一開篇,就直接點出地點是湖上,時間是秋暮,環境是碧波蕩漾,紅兒飄落,余芳淡淡。按理說,這種紅衰翠減的景象是蕭條的,枯枝敗葉令人惆悵。但是,由于李清照長期深閨幽居使其悶倦,因此當她“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時,卻深深地被“紅藕香殘玉簟秋”的景象所陶醉了。
接下來詞人抒寫了初到湖上的內心感受:“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痹谶@里,作者將山山水水當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對山水盡情地傾吐著肺腑之言。情和景已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此時清照已被水光山色深深地吸引了,面對這“畫圖難足”的美景佳境,情不自禁地喊出:“說不盡,無窮好?!边@兩句象銀河直下,一瀉千里,直接抒發了她對湖光山色的無比熱愛與贊美,與李白詩句“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有異曲同工之妙。
下片,以細膩的筆觸,具體描繪了湖上風光。
“蓮子已成荷葉老”,這句緊承上片的“紅稀香少”而來,是個特寫鏡頭?!袄稀弊趾N豐富,使人閉目便可想見荷花早已凋謝,荷葉干枯黃瘦,委縮卷曲的狀態,但可喜的是蓮子已經飽滿成熟,待明年將是繁花滿湖,芳香四溢??菸幸娚鷻C,行文含蓄曲折。
詞人接著寫道:“清露洗,蘋花汀草。”晶瑩透明的露珠或托葉上,或藏蕊中,或叮咚滴落在湖里,真象是在洗滌著蘋花小草。觀察細微,想象清新。“洗”會使蘋花更艷麗俊美,使汀草更嫩翠可愛。同時,“洗”字使靜止的花草具有了生機,使行文動靜結合,畫面歡快傳神。
“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贝蠛镁吧钊顺磷硗?,但也許時光不早了,詞人不得不歸了。她不直寫她如何戀戀不舍,而是投筆于棲息在沙洲上的沙鷗白鷺。寫鷗鷺仿佛怨恨詞人不懂得欣賞風光而早早離去,鷗鷺好象也有了人的情感。飛鳥尚且陶醉于湖光秋色,更何況感情豐富的少女呢! 明明是她喜愛“水光山色”,卻偏說“水光山色與人親”;明明是她舍不得離開沙鷗、白鷺,卻偏偏說“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蔽窈睿塾纳?,富有言外意,弦外音。
這首詞,寫的是荷花湖的暮秋景象。一般說來,秋天是葉落花殘季節,“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秋天也是最容易引起人們傷感的時候,正如宋玉所說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九辯》)然而,李清照恰恰相反,在那暮秋景物面前,她不僅沒有蕭瑟之感,反而覺得景物宜人,美不勝收。全詞由蓮實、紅藕、蘋花、青草、沙鷗、白鷺等組成了一幅富有生氣的色彩鮮明的清幽寂靜的風景畫,處處蘊藏著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情調清新,感情真摯,語言自然,意境優美,實為不可多得的寫荷花的佳作。
上一篇:江洪《詠荷詩》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陳與義《菩薩蠻(荷花)》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