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春送牡丹》詠牡丹詩鑒賞
李建勛
攜觴邀客繞朱欄,腸斷殘春送牡丹。
風雨數來留不得,離披將謝忍重看。
氛氬蘭麝香初減,零落云霞色漸干。
借問少年能幾許,不須推酒厭杯盤。
這是一首惜花詩。在姹紫嫣紅、群芳爭妍的花季里,被譽為國色天香的牡丹花總是姍姍來遲,待到她占斷春光的時候,已到了“風雨送春歸”的時刻,因此牡丹花常常受到風雨的襲擊,易早凋謝,相比較而言,牡丹花的花期短暫。于是歷代多愁善感的詩人,對于傷春惜花的題材,總是百詠不厭。李建勛的這首《晚春送牡丹》在無數惜花詩中卻有獨到之處,他把牡丹花人格化,把惜花之情化作惜別之情。李建勛在他的另外一首《殘牡丹》中,也把受風雨襲擊后的牡丹花比作“失意婕好妝漸薄,背身妃子病難扶”。因此,在李建勛看來,送別牡丹花,就是送別青春紅艷;惜花也是惜時,詩人寄寓了歲月流逝、青春難駐的深沉感慨。
李建勛的詩作功底深厚,善精雕語言,《晚春送牡丹》一詩除了語言凝煉傳神之外,而且語氣跌宕起伏,語意層層深入。全詩以送別為引線,首聯描寫了一個頗為隆重的送別場面。首句寫詩人邀集了親朋好友,帶著酒具,繞過朱欄,舉起酒杯?!皵y觴”二字起得突兀,把人們一下子引到一個似乎為某一至友踐行的場景中,語調是高揚的。下句將語意一轉,“腸斷殘春送牡丹”,原來是在這晚春季節,以極其惆悵悲苦的心情來最后看一眼即將凋謝的牡丹花,語調一下轉入“波谷”。這兩句語言質樸,不加雕飾,僅用跌宕起伏的語氣造成一種寫意的效果,表達詩人對牡丹花的情深意篤。
詩人為什么以這么沉痛的心情來送別牡丹花呢?頷聯交待了原因,“風雨數來留不得”,誰也阻擋不了風雨的到來,詩人對風雨摧殘他十分珍愛的牡丹花而自己卻無能為力而感到負疚,所以他忍痛重看那風雨過后的牡丹花“離披將謝”的不堪形貌。這兩句是詩人痛苦心境的剖白,用詞冼煉準確,“離披將謝”形象地寫出了牡丹花的破艷、凋零景象,令人情不能堪?!叭獭弊至钊烁械皆娙四蔷拘陌愕耐纯?,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這是詩人飽醮苦汁抒發他惜花之情深。
頸聯筆鋒轉到對送別對象牡丹花的描寫,這里詩人沒有承上對牡丹花的外貌以加力渲染,而只是寫了花香和花色,卻寫出了牡丹花的靈魂。因為這是受風雨摧殘后的牡丹花,寫她的花香是“氛氳蘭麝香初減”;寫她的花色是“零落云霞色漸干”。“初”和“漸”兩詞用得巧妙傳神,令人感到牡丹花的一種人格、情操所在,身雖離披先去,而花香、花色卻稍稍地、慢慢地減淡,似乎要長駐人間,透出了牡丹花對人間的絲絲戀情。這里花與人相通,人與花同感。當然這是詩人的想象和幻覺,寫來令人感其依依惜別之情深。
尾聯“借問少年能幾許,不須推酒厭杯盤”作者直抒胸臆,語意由惜花轉為惜時,點明了題旨。詩人在為朋友勸酒時,抒發了青春短暫要珍惜時光的感慨。當然李建勛和其他一些封建文人一樣,在惜時的感慨里流露了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這也是他所有惜花詩中所表達的共同情感。如《惜花寄孫員外》一詩中就有:“侵晨結駟攜酒徒,尋芳踏盡長安衢。思量少壯不自樂,他日白頭空嘆吁?!备裾{是低沉的,為今人所不取。
上一篇:捧劍仆《題牡丹》詠牡丹詩賞析
下一篇:李建勛《殘牡丹》詠牡丹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