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桃花》詠桃花詩鑒賞
白敏中
千朵秾芳倚樹斜,一枝枝綴亂云霞。
憑君莫厭臨風看,占斷春光是此花。
春天是花的季節,花的世界,人們談起春花,總會提到嬌艷的桃花。正如“桃紅柳綠”已成為春天的代名詞一般。
上引《桃花》詩作者白敏中,是唐朝長慶年間的進士,官至宰相,是大詩人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熱衷于仕途,詩作很少。可是這首《桃花》詩,卻頗能狀物傳神。詩中描繪盛開的桃花,色勝云霞,錦繡成堆,遠遠看去,滿樹重葩疊萼,仿佛要把樹身都壓斜了。詩的后兩句是說,在怡蕩的春風里,欣賞著嬌艷的花色,會使你覺得明媚的春光都被桃花獨占了。
在中國文學史上,幾乎每一個朝代都留下了詠桃花的詩篇。《詩經》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南梁江淹作《桃頌》:“惟園有桃,惟山有叢。丹葩擎露,紫葉繞風。引霧如電,映煙成虹。伊春之秀,乃華之宗。”唐人詠桃花的詩甚多,如吳融“滿樹如嬌爛熳紅,萬枝丹彩灼春融”;元稹“南家桃樹深紅色,日照霞光看不得”;白居易“長憶小樓風月夜,紅欄桿外兩三枝”;吳、元的詩,極寫桃花的嬌艷;白居易則以回憶的筆法,寫桃花在月夜的風姿,但不明白道出,而是給人以遐想,這正是白樂天作詩的高妙之處。相傳唐明皇李隆基曾在御花園親摘桃花,插在楊貴妃頭上,喜形于色地贊道:“此花尤能助嬌態也!”一個“嬌”字,確實道出了桃花獨特的魅力。
桃花還有許多動人的傳說。晉人陶淵明作《桃花源記》,他筆下的“世外桃源”,為歷代文人所神往。唐人王維曾作《桃花源行》,有“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之句。似有無限惆悵之感。唐人崔護的七言絕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記述著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因而,“人面桃花”也就成了失戀者的感嘆詞。
桃花屬薔薇科的落葉小喬木。花艷,果可食。桃的品種繁多,全世界有三千余種。我國有三百多種。觀賞的桃花有碧桃、紫葉桃、鴛鴦桃、瑞仙桃、壽星桃等。碧桃最美,宋人秦觀曾詠:“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但桃花斗艷之期較短,不過十來天,就落英繽紛了。李白為此嘆道:“宛轉龍火風,零落早消失。”我國出產的桃子,名聞海外的有北京水蜜桃、山東肥城桃、河北六月桃、南京時桃、貴州血桃、渭南甜桃等。《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偷吃的蟠桃,也是頗有來歷的,唐人就作過《蟠桃賦》。據《后蜀紀事》載:“孟昶十二年十二月,中書舍人劉光祚進蟠桃核酒杯。”這個桃核酒杯,雕鏤想必十分精工,與《核舟記》中所記的桃核雕成的工藝品,當可媲美。蟠桃的果實很大,肉細而甜,是桃之上品,難怪孫悟空見了它要滴口水而一再偷吃了。
上一篇:章孝標《玄都觀栽桃十韻》詠桃花詩賞析
下一篇:許渾《金谷桃花》詠桃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