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蓮花》詠荷花詩鑒賞
杜衍
鑿破蒼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綠差差。
曉來一朵煙波上,似畫真妃出浴時。
蓮花具有樸實無華的風姿,又有不染污泥的風骨,在烈日當空的時候,是嫵媚燦爛,“翠蓋紅幢耀日輝”;在皎潔的月光下,則清影嬌倚,“凌波輕弄錦焦浮”;風吹,是綠波翻騰,紅裳飛衣;雨打,則碧碗傾搖,銀珠戲跳。杜衍的這首詠蓮絕句,沒有以頌揚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來標榜自己的超然出世,而是著力寫蓮花本身的自然美態(tài),寫天亮時刻蓮花的麗質,恰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粉畫。
詩人先寫小池。周圍長滿青黑色蒼苔的小池是鑿破的,可見所詠蓮花是供觀賞的。池中的蓮葉雖參差不齊,卻又是“分”的,可知蓮葉生長得錯落有致,沒有零亂之感。一個“綠”字,看似用得毫不經(jīng)意,卻將蓮葉生長的繁盛之貌輕輕托出。
從以上兩句看,寫池,寫葉,都以綠色為基調,給人以寧靜、溫和的感覺,雖未切入蓮花,但花之美離不開生長環(huán)境和綠葉的扶持,起到了一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烘云托月的藝術效果。
“曉來一朵煙波上”清晨,空濛的霧氣與水色連成一片,一朵出水的蓮花亭亭玉立于其間,在水霧渾成的水面上,水和霧的動態(tài)與蓮花的靜態(tài),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朦朧美感。大自然的變幻,使蓮花展示出一幅優(yōu)美動人的圖畫,使人心曠神怡。因此,詩人將其比作:“似畫真妃出浴時”,真妃是道家女仙的名號,真妃出浴之畫我們雖未嘗目睹,卻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最能產(chǎn)生藝術效果的是可以讓想象自由活動的那一傾刻。劉勰《文心雕龍·比興》說:“(比)之為義,取類不常,或喻于聲,或方于貌,或擬于心,或譬于事”以蓮花喻人或人喻蓮花的詩較常見之,而以女仙出浴喻出水蓮花,乍看是形貌之比,但細細玩味,卻覺得不同。清晨的出水蓮花同出浴者不僅形貌相似,具有美的體態(tài),美的姿容,更有美的肌膚,以出浴者粉嫩的肌膚來喻蓮花,不僅具有形似,還具有質的感覺,由質見其神,寫神則勝,蓮花的形象就真實、鮮明、傳神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全詩雖未道破所詠之物,但不管是寫小池,還是寫蓮葉,句句都在寫蓮花,設喻新巧,自然渾成,無斧鑿之痕,所詠之物融入景中,為我們開拓出了一個美妙、迷人的境界。
上一篇:郭恭《秋池一枝蓮》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蘇軾《荷花媚荷花》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