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菩薩蠻木樨》詠桂花詩鑒賞
朱淑真
也無梅柳新標格,也無桃李妖嬈色。一味惱人香,群花爭敢當?
情知天上種,飄落深巖洞。不管月宮寒,將枝比并看。
木樨即桂花,風姿高雅,香氣濃郁,歷來被人稱頌。正所謂“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宋韓子蒼詩)朱淑真的這首詞,正是抓住了桂花的這一特征,吟詠桂花內在的氣質和品格,抒發自己高潔超俗的情懷。
開端以輕淡之筆描述桂花外表的平樸。寫它沒有梅的俏麗,柳的婀娜,也沒有桃的多彩,李的鮮艷。兩個“也”字,運筆舒緩和諧,活畫出一付傲然矜持、孤高自賞的神態。三、四句筆鋒陡然一轉,直寫它最不平常之處:香冠群芳?!皭馈保橇枚褐?。“惱人香”,就是令人不禁移神、無法回避的濃烈香氣。冠之以“一味”,既表現一向如此,突出桂花的品格,又寫出香氣濃郁幽遠,縈繞不絕。正所謂“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見作者《詠桂四首》)“爭敢”是怎敢之意。這兩句寫內在美的超凡,與前兩句寫平樸的外表,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欲揚先抑的筆法,更加突出了桂花的本質特征。
下片借助月中有桂樹的神話傳說,狀寫桂花的心態。桂樹“月窟蟠根,云巖分種,絕知不是塵凡”(宋·向子湮詞),明明知道自己是天上的產物,卻不幸飄落到塵世,埋沒在深深的巖洞中,被梅柳的標格所欺凌,為桃李的妖嬈所遮掩。一種無法言狀的失意之苦,溢于字里行間。作者如此詠嘆桂花,跟她自身的處境和遭遇密切相關。這位宋代很有名氣的女詞人,“文章幽艷,才色娟麗”(田藝蘅,見《斷腸集·紀略》),據說因父母失審,擇偶非匹,因而千愁盈懷,郁郁而終。所遺詩詞,多斷腸之詠。這兩句詞,正是這種郁郁之情的反映。
結尾兩句,借桂樹之高大者展開聯想。桂花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但也有高達三丈者。郭鯤溟有詩云:“西嶺千年桂,陰森入翠微。瓊杖云外綠,金粟雨中肥?!备叽蟮墓饦洌诤镏邪寥煌αⅲΩ芍辈逶铺?,仿佛與月中的桂樹競相比美,一爭芳妍。表現了這位誤落凡塵的仙子對命運的頑強抗爭。
清人李佳在《左庵詞話》中說:“詞不用雕刻,刻則傷氣,務在自然。”這首詞的成功之處,正是以輕柔從容之筆,扣住吟詠對象的實體特征,自然融入詩人的情懷心志,使讀者在平和沉靜中受到深刻的感染。
上一篇:朱淑真《木犀》詠桂花詩賞析
下一篇:李德?!都t桂樹》詠桂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