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次韻馬少伊木犀》詠桂花詩鑒賞
范成大
月窟飛來露已涼,斷無塵格染蜂黃。
纖纖綠裹排金粟, 何處能容九里香?
說到桂花,人們會自然地聯想起中秋的一輪皓月。桂花與月亮有什么關系呢? 有一個美麗的神話把兩者聯結在一起。
據說,月中有棵桂樹,高五百余丈,西河人吳剛學仙犯規,被玉帝罰去月中伐桂。吳剛年年砍伐,但桂樹隨伐隨長,始終不倒,每到中秋,吳剛才得休息一天。現在,月中有桂的神話,已被宇航員探測月球的事實否定了;但中秋前后,桂子飄香,人們在玩月賞桂的時候,仍會津津樂道地談起月里嫦娥和吳剛伐桂的故事。桂花有個“九里香”的雅號,即出自南宋大詩人范成大這首小詩。
范成大和陸游、楊萬里、尤袤是南宋的“中興四大詩人”。范詩題材廣泛,既有寫實的《催租行》、《州橋》等名篇,也有風格清麗精致的田園詩、詠物詩。這首《次韻馬少伊木犀》就是意境優美的詠花詩。詩人認為桂花之所以香霧著人,芬芳九里,是因為它從“月窟飛來”,故而“斷無塵格”。唐宋有不少詠桂詩,也和范成大見解相合。如宋之問詩:“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皮日休詩:“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辈茑捲姡骸肮鹆猪毊a千株桂,未解當天影日開,我到月中收得種,為君移向故園栽。”楊萬里詩:“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痹娙藗円恢抡J為“仙種原從月中來”。是因為都取材于吳則伐桂的神話故事,不過遣詞造句各出心裁而已。
范成大此詩的后兩句,是描寫桂花的繁麗,綠樹叢中,黃花點點似累累金粟,清香陣陣,隨風散溢,此景此情,不似春光卻勝似春光。桂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之分。金桂花色橙黃,香味濃郁;銀桂花色淡黃,香氣文雅;丹桂花色橙紅、花朵艷麗,味亦醉人;四季桂花色有黃有白,四季盛開,不過香韻最為輕淡。范成大詩中詠的是“桂中之王”的金桂。詩中用了一個“排”字,活繪出金桂的繁富之態,那小小的花朵排滿綠葉之間,互相擠攢,細看也別有風致。
桂香真能飄九里嗎?據《客座新聞》載:“衡神祠其徑綿亙四十余里,夾道皆合抱松桂相間,連云蔽日,人行空翠中。而秋來香聞十里。計其數,云一萬七千株,真神幻佳境。”在今天廣西的桂林、杭州的滿覺隴、蘇州的留園,以及常熟的唐桂、太湖畔的光福桂花、紹興的四季桂,一到中秋時節,都香聞遐邇,逾月不絕。因此,詩人以為:“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樹乃月中之樹,香乃天上之香也。”故喻桂香為“天香”。
桂花早為古人賞識,《呂氏春秋》記載:“物之美者,招搖之桂?!薄赌喜啃聲芬卜罟馂榛ㄖ兄掀?。不過,桂花之所以引起文人騷客的濃厚興趣,還因為有個“蟾宮折桂”的故事。據說,月宮又名廣寒宮,廣寒宮中住了一位漂亮的仙女嫦娥,身旁還有蟾蜍和白兔,她們也和吳剛一樣守著桂樹,所以月宮又稱蟾宮。古代有秋試,據宋人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載:“以登科為折桂,此謂郄詵對策,自謂桂林一枝也。自唐以來用之。”因此,古人喻科舉及第為折桂,成為讀書人夢寐以求之事。如宋人王十朋詠桂:“丹霄休嘆路難通,學取燕山種桂叢,異日天香滿庭院,吾廬當似廣寒宮。”求仕之意,溢于言表,而“蟾宮折桂”,他認為并非難事。在外國,桂花被人們視為“圣物”。在古希臘神話中,桂花屬于科學和藝術之神阿伯隆的。古希臘人曾把月桂樹葉編結成“桂冠”,贈給有名的英雄或詩人。一六一五年,英國王室把杰出的詩人稱為“桂冠詩人”。當然,外國的月桂與中國的桂花是兩種不同屬科的花卉。
范成大這首七絕,是與友人馬少伊的唱和之作,詩題中的“木犀”為桂樹學名。桂樹最早叢生于巖嶺間,古稱巖桂,其生命力甚強,壽命也長。陜西勉縣城南定軍山武侯墓有漢桂一棵,高達十五米,冠幅二十一米,據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高齡,至今時臨中秋,仍花香四溢。廣西另產肉桂、木桂,樹皮稱桂皮、桂枝,均可入藥。
桂樹四季常綠,挺秀明潔,故家有桂樹,無花可悅目,有花可聞香。如無庭院,則可盆栽。選矮壯、勻稱的桂株,栽入大盆,以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為宜。桂花喜陽,盛夏不怕日曬,卻怕雨水過多,故在暴雨后要倒去盆內積水。施肥要足。須作適當疏剪,以期通風透光。
桂花釀酒,始于戰國。屈原在《離騷》中吟道:“奠桂酒兮椒漿”。今天,隨著釀酒技術的不斷提高,中國的桂花酒更是名馳中外?!跋汶S綠酒入金杯”,實在令人神往。至于桂花茶、桂花露、桂花糕,也淳香清甜,可口宜人,大受品嘗者的歡迎。
上一篇:向滈《念奴嬌木樨》詠桂花詩賞析
下一篇:范成大《虞美人紅木犀》詠桂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