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蕊花·玉蕊》詠玉蕊花詩鑒賞
唐彥謙
玉蕊兩高樹,相輝松桂旁。
向來塵不染,此夜月仍光。
秀掩叢蘭色,艷吞秾李芳。
世人嫌具美,何必更清香。
據《長安志》載:“安業坊唐昌觀舊有玉蕊花,乃唐昌公主所植。”唐人很重玉蕊,不僅唐昌觀有,集賢院也有,翰林院也有。白居易詩《惜玉蕊花有懷集賢王校書起》可以證明。王建、張建、劉禹錫、楊凝等人都寫有詠唐昌觀玉蕊花詩。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曾說“唐昌觀玉蕊花……在唐時為盛,名聞天下。”又據《劇談錄》載:“上都安業坊唐昌觀,舊有玉蕊花甚繁,每發若瑤林瓊樹。元和中,春物方繁,車馬尋玩者相繼。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繡綠人,乘馬,峨髻雙鬟,無簪珥之飾。容色婉約,迥出于眾,從以二女冠,三小仆。即下馬,以白角扇障面,直造花所,佇立良久,令小僮取花數枝而出。將乘馬,回謂女冠曰:‘曩有玉峰之約,自此可以行矣!’時觀者如睹,皆見。舉轡百步,有輕風擁塵隨之而去。須臾,塵滅。望之,已在半天,方悟神仙之游……。”可見在當時確是轟動一時的重大傳聞,諸家詠詩蜂起,不是偶然。唐彥謙在其后,于此事只字未提,想來他是不以此傳聞為然,或相隔時遠,印象淡漠。他的這首詠玉蕊花詩稱頌玉蕊品格秀美。“玉蕊兩高樹,相輝松桂旁。”松桂是人們心目中所崇敬之樹,松之堅貞,桂之芳香歷來為人稱道。玉蕊與松柏為伍,表明其品格不俗。“向來塵不染,此夜月仍光。”是寫玉蕊花潔白如玉,一塵不染,到夜晚也與明月相映有光。這兩句是說玉蕊花光輝照人,儀同松桂。王建《唐昌觀玉蕊花》說:“一樹蘢蔥玉刻成,飄廊點地色輕輕。女冠夜覓香來處,唯見階前碎月明。”白居易說:“白云離葉雪辭枝”形容玉蕊花色之白,有如雪和白云。宋人楊萬里說:“團酥刻玉比未暇,雅靜居然不塵污。”都是稱贊其色潔白如玉。“秀掩叢蘭色,艷吞秾李芳”一句是將玉蕊花與蘭之秀色,李之芬芳相比,玉蕊都掩其秀而吞其芳,突出玉蕊花的超群拔俗即使秀蘭芳李也難匹配。結末兩句“世人嫌具美,何必更清香”是稱贊玉蕊花香,用的是反語,說世俗偏見,嫉妒各方面都齊全完美,玉蕊花已有了那么多的美好方面,你為什么還要再添具有清香這一美呢?唐彥謙,字茂業,并州人。咸通時,舉進士十余年不第。乾符末,攜家避地漢南。中和中,王重榮鎮河中,辟為從事。光啟末,貶漢中掾曹。楊守亮鎮興元,署為判官,累官至為副史,閬、壁絳三州剌史,他博學多藝,文詞壯麗,至于書畫音樂,無不出于輩流。玉蕊花在其時已從長安城宮廷寺觀流落民間。宋人王琪《玉蕊花》詩寫道:“玉蕊生禁林,地崇姿亦貴。散漫溪谷中,蓬茨復何異。清芬信幽遠,素彩非妖麗。蒼煙蔽山日,瓊瑤為之晦。歲久自扶疏,巖深愈幽邃。請觀唐相吟,俗眼無輕視。”唐彥謙格外看重玉蕊花,確非俗眼相視。
上一篇:白居易《惜玉蕊花有懷集賢王校書起》詠玉蕊花詩賞析
下一篇:王令《瓊花》詠玉蕊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