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青玉案秋海棠》詠秋海棠詩鑒賞
王夫之
雕闌玉露凝珠屑。長只恐、芳魂折。日暮碧煙相護切。翠鬟低亸,胭脂淡染,了不愁孤怯。 含情靜解丁香結,淺笑偷窺清夜月,自惜斷腸誰與說?金風蝶困,歸云燕去,唯有寒蟬咽。
王夫之的這首青玉案以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秋海棠的嫵媚、嬌艷、多情,令人憐愛。
首句寫晶瑩的露水凝聚在雕花欄桿上,如同細碎的珍珠一般。這一句交待了季節和地點——在秋露很重的庭院里。“長只恐、芳魂折”寫的是秋海棠矮小的莖干。“日暮碧煙相護切”形象地刻畫出秋海棠在蒼茫的秋天夜色遮護下的情景。碧煙,青綠色的云煙。“翠鬟低亸”是形容秋海棠的葉片象低低下垂的發髻。 鬟,環狀發髻。亸,下垂狀。 “胭脂淡染”是形容秋海棠的花朵紅潤嬌美,如同撲了一層淡淡的胭脂。“了不愁孤怯”,完全不擔心孤獨和膽法。上片從觀賞者的視角對秋海棠進行了刻畫:艷麗、嬌嫩、無憂無慮。
下片從秋海棠的視角下筆,著力刻畫其多情和憂傷。過片二句寫的是秋海棠脈脈含情地平心靜氣地撫慰著內心的憂傷,面帶微笑默默注視著夜空中的一輪明月。憂傷中帶著一點曠達。丁香結,即丁香的花蕾,多用以比喻愁思固結不解。“自惜斷腸誰與說?”內心的悲哀能和誰訴說呢?只能獨自憂傷。斷腸,這里點其別稱。最后三句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肅殺凄涼的秋景:秋風蕭瑟,蝴蝶境況窘困,云與燕南飛,只有寒蟬在秋風中嗚咽。金風,秋風。金,五行之一,于時為秋。景語即情語。與上片雍容華貴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照。這里是一片凄涼冷落的景象。
王夫之是我國明清之際杰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文學藝術家。在詩歌美學理論方面,他提出過一些獨到而深刻的見解,其中之一就是“情景交融”說。他把情與景看成構成詩的意境的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方面:情以景生,景以情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不虛情,情皆可景;景非滯景,景皆含情。王夫之的這首青玉案也可以說就是其“情景交融”說的一個實踐。
上一篇:俞琬綸《詠秋海棠》詠秋海棠詩賞析
下一篇:袁逢盛《和周雪客白秋海棠》詠秋海棠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