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木犀》詠桂花詩鑒賞
朱淑真
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
一枝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
朱淑真這首詠木犀七言絕句稱贊木犀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彈壓西風擅眾芳”是說木犀花開是秋季,不畏西風,而又超越眾芳,擅居眾芳之首。秋風蕭瑟,百花凋零,能耐住霜寒的花委實不多,因而也就顯得格外珍貴。“十分秋色為伊忙”則是對木犀花的進一步贊美,木犀花是秋色的代表和象征,好象整個秋天的美色都集中于木犀花一身,沒有了木犀花,秋天也就沒有了顏色。這兩句是寫其形與色,并不是從正面著筆,而是從側面烘托,使人感覺到木犀花的不同異常之處,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木犀即桂花,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深綠色、橢圓形,秋季開花,有黃、白、紅諸色,細小如粟粒但卻香氣濃郁,人們常折來瓶供,“玉壺貯水花難老”(李綱《丑奴兒·木犀》)。朱淑真也是將桂花折來窗前,“一枝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最末一句點出愛木犀之意,原來是心香相通。賞桂花之作頗多,稱贊桂香更屬常見,朱淑真這首詩獨到之處,就在于它不僅強調了桂花開放在秋風吹動之時,而且明白宣稱自己心香與花香共通。是木犀花香沁入心田,還是心田香的感覺是由木犀花香而引發,自然難以辨清。二者互相感發,倒是有可能的。實際上既是心為木犀花而陶醉,同時,也是對木犀花的高度贊美。朱淑真又有一首《菩薩蠻》詠木樨的詞,寫道“也無梅柳新標格,也無桃李妖嬈色。一味惱人香,群花爭敢當?情知天上種,飄落深巖洞,不管月宮寒,將枝比并看。”朱淑真這首詠木犀詞上的上片強調的是木犀花的香,群芳無有敢當者,下片寫木樨花乃天上種,飄落人間。木犀雖無梅柳新標格,也無桃李妖嬈色,但以香味濃烈見長。歌頌了木犀花擅眾芳的獨特之處。字里行間,也寄托了作者自己情愫。這種情愫與《木犀》詩中所流露的自我贊美之意無疑也是相通的。不同流俗,自有特性。這在封建社會中的女子身上尤為難能可貴。
詠物之作,貴在有寄托,狀物寫形,不僅描繪出物的形態,而且還要寫出物的精神,這才是詠物之作的上乘。朱淑真的這首詠木犀詩作可以說是作者擅眾芳精神的寫照,體現了處在封建社會中女性對自我個性的肯定與追求,雖然這種肯定和追求還是比較微弱的,但畢竟是應予以贊揚的。
上一篇:王十朋《點絳唇天香桂》詠桂花詩賞析
下一篇:朱淑真《菩薩蠻木樨》詠桂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