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鳳仙花》詠鳳仙花詩鑒賞
吳仁璧
香紅嫩綠正開時,冷蝶饑蜂兩不知。
此際最宜何處看?朝陽初上碧梧枝。
鳳仙花,花狀如鳳鳥,頭尾足皆俱,故而得名。這首詩主要不是詠鳳仙花的香艷美姿,而是提出了怎樣觀賞鳳仙花的問題。字里行間寄托著詩人高潔隱逸的情致。
全詩共分為兩層,前兩句為第一層。詩人寫出了鳳仙花開放的時間和環(huán)境。“香紅嫩綠正開時”,寫的是香艷的紅色鳳仙和嬌嫩的碧色鳳仙都在盛開著。“冷蝶饑蜂兩不知”一句指出了鳳仙花正是開在早上,這個時候,受了一夜涼的蝴蝶和餓了一宿的蜜蜂大概正做著香夢,對鳳仙花的開放,它們?nèi)徊恢Wx到這里,會使人生出一種安然靜謐之感。這兩句是自然景物的實寫,也是詩人主觀上的刻意追求。第三四兩句為第二層,詩人告訴人們在何處欣賞鳳仙花為最佳。詩人說“朝陽初上碧梧枝”是最佳的。詩人在這里寄寓一種美好的想象。詩人把鳳仙花暗擬為高貴的鳳凰鳥。《莊子·秋水》篇上說:“鹓雛(鳳凰)……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因而只有梧桐作伴,這鳯鳳鳥(鳳仙花)的儀態(tài)才更美。 《詩·大雅 ·卷阿》篇云:“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詩人又化用了《卷阿 中的語意,創(chuàng)造了“朝陽初上碧梧枝”的美妙意境。
我們從詩人給我們畫的這幅鳳仙碧梧圖中也領(lǐng)略到了一點隱逸之情。詩人似乎在以鳳仙、梧桐喻仁人君子,以“冷蝶饑蜂”喻追名逐利的俗人,以“朝陽初上”而無蝶舞蜂喧的幽謐景致寄托了自己孤高避世的思想。吳仁璧,字廷實,唐大順二年登進(jìn)士第。詩人生活的時代正是唐末亂世,詩人不愿趨炎附勢而隱居鄉(xiāng)間寄情佛老。當(dāng)時割據(jù)江浙的錢鏐(即后來的吳越王)多次召詩人去作官,詩人“累辟不就”,竟因此觸怒了錢镠而被“沉江”殺害。我們了解了詩人的身世就不難看出這首詠鳳仙花的小詩中所寓含的隱逸之情。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晏殊《金鳳花》詠鳳仙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