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作息,才能勞逸結合
眾所周知,青少年要以學習為主,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在課后認真復習和完成作業,這樣才能保證學習效果。每個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節奏和進展不同,有的青少年屬于后知后覺的類型,心思還很單純稚嫩,為此對于學習往往懷著漫不經心的態度。有的青少年心理成熟比較早,為此對于學習更加重視,也可以做到積極主動學習。
很多青少年排斥和抵觸學習,也有一部分孩子愛學習愛讀書到廢寢忘食,感到非常煩惱。的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尤其是學習屬于漫長的過程,需要青少年在很長時間里持之以恒,如果為了學習而忽略了休息,導致嚴重透支體力和心力,就是不可行的。青少年熱愛學習固然值得贊賞,卻要講究可持續性發展的策略,這樣才能真正勞逸結合,也才能讓良好有序的學習繼續向前發展下去。
最近,即將要月考了,可樂平日里就很用功努力,為了考出好成績,更是決定要沖刺一個星期。從周一開始,她就把每天晚上九點半入睡的時間進行了調整,改成十一點入睡,而讓自己多復習一個半小時。對于可樂的行為,媽媽表示很擔憂,畢竟可樂每天早晨六點半就要起床,十一點半才睡覺,有些太晚了。然而可樂對此不以為然:“沒關系,我就沖刺一個星期。”就這樣,可樂堅持十一點才上床,有的時候因為復習太緊張和興奮,還會遲遲睡不著。才三天過去,可樂就有了熊貓眼,有一天上午在英語課上居然睡著了,被老師狠狠批評一通。
老師把這件事情告訴媽媽,媽媽語重心長對可樂說:“可樂,這么熬著可不行,你看看,雖然你晚上多復習了一個多小時,但是白天上課卻不小心睡著了,這可是得不償失。”可樂很固執,對媽媽說:“媽媽,那只是個意外,我保證不會再發生上課睡覺的事情,你就讓我再堅持幾天吧,還有幾天就月考了。你沒聽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么!”可樂一如既往,有一天早晨起床的時候突然覺得頭暈,險些暈倒。媽媽趕緊帶著可樂去醫院里檢查身體,經過一番檢查,醫生斷定可樂的身體很健康,沒有異常情況,不過在看到可樂的黑眼圈時,醫生說:“晚上要早些睡覺,睡眠不足也會導致頭暈。”媽媽說:“這孩子非要熬夜復習,說是沖刺,結果有一天在課堂上都睡著了。”醫生對可樂說:“那可不行,這么熬下去是會生病的。學習是長期的過程,真正學習好的孩子,大考大玩,小考小玩,就是因為他們把功夫下在平時,絕不是等到考試再臨時抱佛腳。就像你今天,因為頭暈而來到醫院,豈不是更耽誤學習么,這要熬多少個晚上才能補回來啊,還不如正常作息,在白天里多多下功夫呢!”可樂覺得醫生說得很有道理,也在自己的心中算了一筆時間賬,為了避免再次發生耽誤上課來醫院的情況,她最終決定采納媽媽的建議,晚上按時睡覺,課上認真聽講,保證白天的學習效率。就這樣,可樂在考試之前得到充分休息,考試的狀態非常好,考取了很不錯的成績。
媽媽和醫生說得都很對,媽媽更多地從擔心可樂身體出發,希望可樂能夠獲得充分休息,卻沒有體諒到可樂勤奮學習的心。而醫生呢,則從休息不好耽誤學習作為出發點,成功說服可樂學習上要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狀態,只有在充分休息、勞逸結合的情況下,才能讓自己在學習上有更出色的表現。在媽媽和醫生的通力合作下,可樂針對學習效率詳細盤算,相信只有休息好才能提升學習效率,保證學習效果,馬上調整熬夜復習的計劃,最終以良好的狀態迎接考試。
青少年愛學習當然好,因為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他們才能全力以赴搞好學習。但是,學習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獲得成功的。孩子從六歲正式進入小學階段踏上學習的征程,要經歷十幾年的時間才能大學畢業,初步完成學業。即便有朝一日走上社會,走上工作崗位,作為成人也同樣需要勤奮學習。由此可見,學習已經不再僅僅是學生的任務,而是每個人都要堅持做好的事情。作為青少年,更是要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始終在學習的道路上堅持以正確的方法去學習,也督促和激勵自己不斷成長。
上一篇:只有想不出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
下一篇:在你最熱愛的事上,最易激發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