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苦難的階梯,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對于弱者而言,苦難就像是無底深淵,一旦掉入進去,就再也無法出來。對于強者而言,苦難就像是人生攀登和進階的墊腳石,踩著苦難的階梯,他們會取得更大的進步。所以說,苦難從本質上其實并不能改變我們的人生,真正影響我們人生軌跡的是我們對待苦難的態度。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就是個飽受生活困難的人。他之所以能夠當選美國總統,并非因為他有過人的家世,也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偉大的天才,而是因為他從小就受到生活的磨難,養成了勤奮刻苦的習慣。
克林頓的童年非常悲慘。他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生命,他的母親獨自一個人根本無法負擔起撫養孩子的重任,因而把嗷嗷待哺的克林頓寄養在自己父母的家中。這段時期內,小克林頓在外公外婆的疼愛和舅舅的言傳身教下,養成了堅毅的品質和個性,而且像個男子漢一樣敢做敢當。在克林頓七歲的時候,媽媽找到了人生的下一個歸宿,再嫁他人。同時,考慮到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因而她把克林頓接到自己的新家生活。就這樣,克林頓和媽媽以及繼父一起搬到溫泉城生活。然而,繼父是個酒鬼,動輒喝醉酒打罵克林頓和媽媽。正是在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中,克林頓漸漸養成了努力表現、表現自己的性格。
中學時期,克林頓在學校里非常活躍,不但與同學們搞好關系,而且對于班級的各項活動以及學校的活動都非常積極。他還表現出超強的組織能力,簡直就是活躍著的社交明星。在讀中學期間,他還參加了學校里的合唱團,成為首席吹奏手。1963年夏天,因為表現突出,他在學校組織的一次模擬競選中被評為參議員,得到機會去參觀首都華盛頓,由此真正認識了“政治”。在去白宮進行參觀時,他更是有幸見到肯尼迪總統,而且與肯尼迪總統握手留影。這一切在克林頓稚嫩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影響,為他未來從政奠定了基礎。也可以說,這次華盛頓的參觀徹底改變了克林頓的人生,使他從立志成為音樂家、牧師、記者等,改為立志成為肯尼迪第二。在人生此后的三十年中,他都目標明確,竭盡全力地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人生一定要有目標。沒有目標指引的人生,會變得茫無頭緒。只有在目標的指引下,我們才能戰勝苦難,距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如果把人生比喻成大海,那么目標就是我們的引航燈,也是岸邊的燈塔,始終指引著我們尋找通往人生目的地的道路。與此同時,海上的驚濤駭浪、狂風大作,都無法使我們的人生偏離航道。如果沒有目標的指引,那么我們很容易就會忘卻初心,也會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難中漸漸失去堅持的毅力和勇氣。
毫無疑問,每個人對于人生都有自己的期望,然而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哪怕我們期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風順,我們也依然無法成功擺脫厄運。所以,與其排斥和抗拒人生中的諸多磨難,不如坦然面對和接受這些磨難,把它們當成是如同生命中的陽光雨露一樣合理的存在,相信這樣的態度會有助于我們消化磨難,也會有助于我們走好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上一篇:走過的風景,都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下一篇:適時展現自我,把自己推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