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快樂,首先學會分享這一加減法
真誠分享,會讓你收獲更多。一位老人向一個前來拜師學藝的年輕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有5個蘋果,你會怎么做呢?”年輕人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會自己吃掉一個,另外四個分給朋友。”老人似乎對這答案很滿意,忍不住好奇地問道:“為什么?”年輕人回答道:“我吃一個蘋果,能品嘗出蘋果的味道,吃5個蘋果還是只能品嘗出蘋果的味道,不如與別人分享,倒不如讓別人也品嘗蘋果的味道,這樣5份蘋果的味道變成了1份蘋果的味道與4份快樂,何樂而不為呢?”老人贊許地點點頭,就這樣,這位年輕人被藝術精湛的大師留下了。
一位化學家說:“我最喜歡跟我的好朋友在實驗室里做實驗,因為我能夠跟我的朋友一起渡過難關。”這就是一種分享。愛迪生懂得分享,所以,他用光亮照亮了整個人類世界;梵高懂得分享,所以,朋友會在“向日葵”里感知燃燒的友情。事實上,真誠地分享,會令我們收獲更多。托爾斯泰說:“神奇的愛,會使數學法則失去了平衡,兩個人分擔一個痛苦,多了一份痛苦;兩個人分享一個幸福,卻可以擁有兩個幸福。”分享,本身就是一個加減法,它令我們的痛苦越來越少,快樂卻越來越多。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是分享而得來的,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東西,那么,請先從分享開始吧!
哈佛學子湯姆是一位工程師,雖然擁有了體面的工作,但是來自生活的種種磨難,令他感到沮喪。雖然湯姆已經到中年了,事業還是沒有任何起色,他常常無端地發脾氣,怨天尤人。有一天,他對妻子說:“這個城市令我很失望,我想離開這里,換個地方。”于是,他毅然決然地搬了家,無論身邊的朋友怎么相勸,都無法改變他的決定。
湯姆和妻子搬到了另外一個城市,在新的環境里,湯姆每天早出晚歸,似乎很享受這樣的狀態。一個周末的晚上,湯姆和妻子正在整理房間,突然停電了,整個屋子一片漆黑,湯姆后悔自己沒有購買一些蠟燭,他無奈地坐在沙發上,又開始抱怨了起來。這時,門口傳來了輕輕的敲門聲,湯姆在陌生的城市并沒有熟人,他也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人打擾,他不情愿地起身開門,極不耐煩地說:“誰啊?”門口站著一個黑影,問道:“你有蠟燭嗎?”湯姆氣不打一處來,生氣地回答:“沒有!”說完,“嘭”的一聲就把門關上了。
回到客廳的湯姆開始向妻子抱怨:“真是麻煩,討厭的鄰居,我們剛剛搬來就來借東西,這么下去怎么得了!”正在他抱怨的時候,門口又傳來了敲門聲,湯姆生氣地打開門,門口站著一個小女孩,手中拿著兩根蠟燭。小女孩奶聲奶氣地說:“奶奶說,樓下新來了鄰居,可能沒有帶蠟燭來,要我拿兩根給你們。”湯姆一下子愣住了,好不容易才緩過神來,對小女孩說:“謝謝你和你奶奶,上帝保佑你們!”拿著兩根蠟燭回到了客廳,湯姆瞬間意識到自己失敗的根源:對他人太冷漠、太刻薄了,不懂得與他人分享。
鄰居的樂于分享感染了湯姆,而那份由兩根蠟燭傳遞的愛更令湯姆感到羞愧。哈佛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曾經告訴學生:“想讓自己的心靈照進陽光,先要打開一條對外的縫隙。”心里充滿了愛,我們就會想到分享,定會收獲分享的快樂。如果一個人總是抱怨自己不得志,但是又不愿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得失,那么他注定會成為沒人關心的可憐蟲。
有人說,要讓自己快樂,最好的辦法就是先令別人快樂。而分享本身就能帶給別人快樂,在分享的同時,他人會感受到那份久違的愛。一份快樂如果乘以十三億,那就是更大的快樂;一份悲傷如果除以十三億,那就是渺小的悲傷。分享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快樂增加,使悲傷減少,最終,它帶給我們的只有快樂。同時,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給予了他人多少,他人便會回報你多少。分享是收獲的前提,假如我們真誠地與他人分享,那么我們必然會收獲更多的東西。
上一篇:被利用,說明你有價值
下一篇:讓孩子擁有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