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自棄,相信沒有誰可以阻礙你進步
大多數女人做事情時,缺少一股沖勁兒。比如說,她們要涉足一個新行業或者開始一個新項目時,如果有人說“這里面風險太多,很多人都曾經失利”,或是“這個難度太大,希望很渺茫啊”,那么,她們很可能會打退堂鼓。最低限度,也要翻來覆去地問自己:“他們都說不行,是不是就有不行的道理,我可別盲目行動啊!”
真的不行嗎?行不行要用實踐來檢驗,沒有嘗試過,甚至前期的準備工作還沒做就放棄了,多么可惜啊!
“人活一口氣”,一旦我們失去了自信,就違背了自己的本性,不敢肯定一切,人生也就沒有了根。于是,我們會消極、迷惘,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一遇到不利于自己的情勢,就會畏難發愁,甚至逃避,結果,無論多么好的機會擺在你面前,你都抓不住,終究一事無成。
生活就是這樣,有時決定你成敗的不是能力的高低,而是你是否有信心,是否有一股一往無前的氣勢。
鄧亞萍這個名字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她是乒壇的“大姐大”,打起球來出手快,攻勢凌厲,左推右擋,勇不可當,往往只幾板就把對方制服了。
鄧亞萍4歲多時便表現出一種“鐵娃”本色,平時拼拼打打從不哭鬧,并且玩什么都格外專注。這些都被在河南鄭州市體委任乒乓球教練的父親看在眼里,喜在心頭,認定她是一塊搞體育的好料。于是,父親因材施教,開始精心地培養自己的愛女。
一晃5年過去了,鄧亞萍在父親的培訓下,乒乓球技術已達到一定水平。為使她能得到更多的培養,父親將她送到河南省乒乓球隊去深造。然而,去后不久,鄧亞萍被退了回來,理由是個兒矮,手臂短,沒有發展前途。這在鄧亞萍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令人欣慰的是,在父親的鼓勵下,倔強的鄧亞萍并未因此一蹶不振,相反,她練得更加刻苦,并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拼出個樣子來。
機會終于來了,1986年是鄧亞萍人生重大轉折的一年。那一年,年僅13歲的她,臨時頂替河南省代表隊一名生病的運動員參加全國乒乓球錦標賽。賽前教練們對她并不抱有什么期望,要她頂替上場純粹是為了不使該隊“棄權”。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矮個兒姑娘竟然接連擊敗了耿麗娟、陳靜等當時很有名氣的國手,一舉登上了冠軍的寶座,爆出了此屆乒乓球賽的最大冷門,成為一匹引人注目的“黑馬”。
賽后,這位被判為“無發展前途”死刑的小姑娘,成了當時國家乒乓球隊副教練、女隊主教練張燮林手下的一名弟子。從此,鄧亞萍在中國體壇的圣殿里將那股在逆境中練就的“鐵娃”本性表現得淋漓盡致。經過各次大賽的歷練,其運動水平大大提高,最終登上了國際乒壇女霸主的寶座。
鄧亞萍有一段描述自己心理感受的話很感人肺腑,她說:“我并不相信命。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人說我命好,為世界乒壇創造出了一個常勝將軍的奇跡。我覺得,我可能天生就是打乒乓球的命,但上帝不會將冠軍的桂冠戴在一個未真誠付出汗水、淚水、心血和智能的運動員身上,我自己滿身的傷痕就是證明。體育運動之所以魅力無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充分展示了人類不屈服命運、永不停息向命運挑戰的精神。”
人生最可怕的,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能行,被動地接受命運加諸于身上的一切。生活中的困難和阻力隨時都在,說你“不行”的聲音也隨時都有,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認識自己。
每一個不甘平凡的女人,都不應該被別人的論斷所左右而放棄自己的追求。即使是平常的生活,我們依然需要有面對外界壓力的勇氣。
臺灣娛樂圈的名人小S,是一個大大咧咧、口無遮攔、敢愛敢恨的女人。她從不在乎別人怎么說她:是夸她還是罵她,是喜歡她還是討厭她,她統統都無所謂,她就是要做她自己。她曾經勇敢地說:“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認為自己很漂亮,即使有那么多人說我姐比較漂亮,我也完全不把它當一回事,我很誠心地投入在自己是美女的世界里。”有多少女人能夠在自己還是丑小鴨,在自己最不美麗、理應最自卑時,說出這樣的話,在姐姐光彩的襯托下依舊如此自信?
別人的眼光和議論,你不必太在意,我們何必介意那些屬于我們生命以外的一些東西呢?如果我們一直活在別人的目光下,那么屬于我們自己的人生還有多少呢?我們應牢牢把握的只有生命本身。
畢竟我們是在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昂首挺胸地一步步走著,只要認為自己做得對,做得問心無愧,就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必理會別人如何議論自己的是非,把信心留給自己,永遠向著自己追求的目標,堅定地走自己的路。
命運私語
一個人是“行”還是“不行”,不取決于別人怎么說,而是看自己怎么做。總是戰戰兢兢,等別人給自己打分的女人,成就再高也有限。
上一篇:只有敢做第一的人,才能坐上第一的位置
下一篇:命運是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