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機,世界比想象中更好
“你敢不敢放下手機,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世界?不都在手機里嗎?”
“世界真的都在手機里嗎?”
相信你身邊總有這樣的姑娘,時刻抱著手機,她們拿著手機,無非是看電視劇、刷微博、朋友圈、為了幾分錢的紅包盯著屏幕,恨不得將手機屏幕戳穿……網絡帶給人們太大的改變。
網絡中的情感靠譜嗎?
艾瑪和他的情感是始于網聊,在手機上兩人你儂我儂,甚至覺得“緣分注定讓我遇見你”。當兩人真正見面后,那種感情卻變成了變質的食物,兩人坐在一張桌子上,卻各自玩自己的手機。
“他和想象中差很多!”
“太無趣了,不知道每天在網上和我聊天的是誰?”
“為什么會相信照片,照片都是騙人的!”
各自和好友談吐著,還要假裝一副情深的模樣,也正是難為了兩人。
在手機上,我們可以輕易地打出“我愛你”,但這句“我愛你”在生活中卻很難說出口。生活中不少姑娘被手機中的各種花言巧語所迷惑,將自己的感情都交給手機,而手機另一頭的那個人,卻并非真正是為了尋找愛情,或許他們別有所圖。
姑娘們,你們是時候從手機中醒過來了,看看身邊的人,是否有一個真正關心、愛護你的人,你是否注意過這些細節:一位男同事,每天都會為你泡咖啡,幫你買各種零食;總想邀請你一起吃飯,卻總被你無情拒絕……這些實實在在的關心,遠比那手機上的“卿卿我我”真實多了。
放下手機,找回自己
我曾經很喜歡玩手機,喜歡在朋友圈發表自己的心情,或者是看別人的心情。而現在我的朋友圈距離上一次發表心情,已經過去了大半年了。
回頭看看自己的朋友圈,大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文字,現在看來真是可笑。有時,我會將朋友圈刪干凈,說服自己走到生活中去,但屢試屢敗。我的手指總是不經意點開微信,打開朋友圈,更新內容。將自己見到有趣的事,或傷心的事,一次次發布出來。剛發布后,我就后悔了,將心情設置為私密,如此,不停重復。
后來,我決定停用朋友圈。雖然在剛開始的幾天,我還是會習慣性地打開微信,但在點開后,我就會告訴自己,這并沒有什么好看的,強迫自己關閉。漸漸地,看微信的習慣就從我的生活中消失了。
戒掉微信朋友圈,也意味著美好生活正式開始。我把自己的時間排得滿滿地,除了工作之外,我還要健身、練書法、爬山……生活不再迷茫,我發現自己心有所依,而這個依靠并不是手機。我每天來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據昨天任務完成情況做出今日規劃,每周還會對上周任務完成情況做出統計。
這樣的生活讓我體驗到了真實,與此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
放下手機,感受生活
當我又一次見到朋友小晴時,我發現,她比之前精神多了。要知道,朋友聚會曾經是她的“吐槽大會”,她不止一次對我們說,自己養了一個“熊孩子”,總是變著法的和自己作對。看見我們疑惑的臉,小晴笑著說:“我發現了改造‘熊孩子’的秘訣。”
原來,是孩子的一句話點醒了她。有一次,在小晴低頭玩手機的時候,她的兒子熊熊在旁邊說:“媽媽,別玩手機了,陪我玩會兒!我到底是不是你親生的?”這已經不是熊熊第一次跟她抱怨了。每次她都是敷衍而過,但這次,她的心弦被觸動了。我什么時候變成了這個樣子?她想,下班后,我很少陪孩子寫作業,只知道看微信、刷微博,很多時候孩子都是一個人玩。
于是,她決定戒掉手機。
之后,小晴會在晚飯后帶著熊熊到公園里散步,讓他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睡覺前,她會給熊熊講半個小時的故事。有時候也會讓他自己讀繪本,而小晴會坐在他身邊,安靜地看著書。在周末的時候,小晴會約其他媽媽,一起帶著孩子野營。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晴并沒有因不看手機而感到空虛,相反,她感到更加充實了,看到孩子一天天進步,她慶幸地想:還好我沒有錯過孩子的成長。
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變化,它讓人們的生活更便捷,但卻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人們溝通的最大障礙。愛因斯坦曾說:“我害怕有一天科技會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我們的社會將會充斥著一群白癡。”
因此,聰明的女人總是能放下手機,在空閑時多陪陪父母,盡為兒女的職責;多陪愛人,增進夫妻之間的情感;多陪孩子,讓孩子的童年生活更加豐富。
手機不等同于世界,世界中的風景很美,愛很真實。
上一篇:收獲好身材沒有捷徑可走
下一篇:教育,媽媽的言傳身教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