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工作中的樂趣
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
“真煩,天天跟機器人一樣,重復同樣的事情,真是命苦啊!”
“三點一線,一成不變!”
“你看某人的工作多好,干那份工作才叫帶勁!”
……
這些抱怨就是人們對工作失去新鮮感后,產生的職業懈怠。再有創意、再刺激的工作做久了都難免重復,很容易讓人厭倦。這種懈怠和厭倦情緒就像蛀蟲,慢慢蛀蝕掉人們的責任心和創造力,讓大多數人庸庸碌碌地度過一生。
有三個泥水匠,同在一個建筑工地打工,他們是老鄉,休息時三人一塊去給家人打電話。家人問他們最近工作怎么樣,三個人說了三個截然不同的答案。
第一個工人說:“唉,我們就是在蓋房!這工作非常枯燥,每天重復那幾個動作,而且還累得要死。”
第二個工人說:“嗨,我們在蓋一棟高樓,工作雖然累,但我從沒見過這么高的樓,你們想象不出這樓蓋出來會有多氣派!”
第三個工人說:“哈哈,我們正在建設一座新城市!不久,這座嶄新的城市就會在我們手中誕生,看看,我們做的工作多么值得自豪!”
若干年后,第一個工人還在建筑工地干活;第二個工人成了這家建筑公司的設計師;至于第三個工人,則成了這家建筑公司的總經理。
這三個工人的差別在于對工作的認知,第一個工人僅僅把工作當做謀生的手段,所以覺得工作就是苦役;第二個工人將每天的工作跟不久后的目標聯系起來,在目標中找到了樂趣;第三個工人把工作跟自己的夢想聯系起來,不只在工作中找到了樂趣,還找到了自豪感。由此可見,目標和夢想能讓我們感受到工作的樂趣,能讓我們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和憧憬。
另外,注重工作中的細節,把細節變得充滿樂趣,也能讓工作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有個人接下了一個經營不善的魚攤。但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很快就意識到經營這個魚攤的艱難。生意不好,員工也沒干勁,干起活來沒精打采。
這樣下去是死路一條,這人經過思考,決定把賣魚這個普通的生意做出特色來,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計劃——“快樂賣魚”。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和員工每天都把賣魚當成一種快樂的表演。每一道工序,工人都把魚高高地拋給下一個人,并大喊一句:“鮭魚飛到威斯康星!”這樣賣魚,他們都覺得很快樂。買魚的人也感染了這種快樂,高高興興地把魚買回了家。
就這樣,幾年間他們的營業額翻了5倍。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如此,工作也一樣。樂趣才是工作的永動機,有了它,人才可以不畏艱辛,將工作中的艱難輕松克服。
上一篇:尋找你的“土撥鼠”
下一篇:小駱駝的疑惑